2016年10月30日

「活動」11/1塞爾特新年祝酒杯與蘋果派的重出江湖


本活動其實應該取名為「祝酒杯與蘋果派的重出江湖」才對。每年都在重出江湖,因為每年都有人在敲著空碗與湯匙,大叫要吃阿尼手擀的烤蘋果派。(聖誕烤雞是同樣的道理)

(萬惡的蘋果派每次一烤出爐就被搭上哈根達斯then瞬間吃光了)

但是這樣要怎麼介紹這個活動倒底在幹嘛呢?
這個看起來很歡樂的吃吃喝喝活動,到底有何靈性可言呢?

好的。

首先,緊接在10/31的Samhain火儀式之後,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開始!

於11/1這特殊的能量連線日,
在魔法圈中為自己的來年許下一個全新的願景!(剛好搭上天蠍新月)




「祝酒杯」則是一種塞爾特人傳統的慶祝活動。我們要輪流每個人講幾句祝福的話,獻給酒杯裡的蘋果酒與下一個喝到的人,同時自己也喝一口,傳來傳去不亦樂乎。到時候每一口酒的能量會變得很強,越後面越強。據喝過的人表示有幸福的感覺。

同時此酒亦非普通的酒,其實它蘊含著一種獻祭與歡樂、團聚的能量。傳統上我們會用蘋果酒或是紅酒、蘋果汁也可以。應用蘋果的力量,(法屋門口有種蘋果樹,我會編幾個花圈送給大家)讓大家聚集起來,擁有「家」的感覺,共享豐盛。

*到時候如果天氣冷我會煮香料紅酒讓大家配著喝。

我經常想像古代的塞爾特人在舉行這個活動時,是多麽的熱鬧歡慶,並且可能有許多毛茸茸的漢子(?)不斷傳遞著巨大豪邁的酒杯⋯⋯因此我覺得這個活動帶有光明與陽性的能量,像是禮敬象徵光明力量的男神。

「蘋果派」也不是單單的蘋果派,它會烤得熱呼呼的然後搭上哈根達斯⋯⋯不,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應用蘋果樹的力量來慶祝。蘋果是代表愛、喜悅的魔法樹種。橫切開是五芒星的圖案,多麽應景!圓形的派⋯⋯女神的力量將被榮耀與滋養。

基督徒認為麵包代表聖體,聖酒代表耶穌的血液⋯⋯
在這裡我們可以找到異教徒與基督徒的共同點了。



時間:下午兩點~晚上六點
地點:法屋(台中市北屯區東山路二段)

【活動流程】
1.新年許願儀式
2.烤手工蘋果派
3.熱鬧傳遞祝酒杯
4.吃蘋果派配哈根達斯


入場費:每人五百元。
限制人數:十二人以內。


活動帶領人:阿尼


「冥想」到底是什麼?(以及冥想太多的副作用)

圖摘自網路
近日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分享,內容大抵是在推廣「冥想」的好處,並引用了「詠給明就仁波切」的影片。發布者是一個身心靈/新時代的粉絲頁面。文中並提到關於靜坐冥想與「阿飄」的關係⋯⋯如何防止阿飄等等。

其實身心靈/新時代領域所謂的「冥想」,其實並不完全是佛教所說的「覺知」與「放鬆無念」⋯⋯的止觀禪修。身心靈/新時代領域所謂的「冥想」,它泛指的意思是非常廣的。

比方說你可以在「冥想中」利用你的做夢體來場「星光旅行」,(做夢體是薩滿稱呼的。光的課程稱為乙太星光體)或者是在「冥想中」連結天使、高靈、以及其他你想連結的東西。也可以進行自我的生命歷程回溯、療癒內在小孩等等。當然你也可以透過冥想來淨化脈輪、做這做那的事⋯⋯。

但問題是,這樣的冥想往往是有「目的」、有「主題」,
有一個「要去的地方」,有一個「我」與「客體」。


佛教的方式,就只是「做」本身。

*詠給明就仁波切的How to train your monkey mind(請按字幕設定成中文)

「止」,停止你的繁雜思緒,與訓練猴子腦/瘋猴的心。雖說停止思緒,但也不是暴力的,而是透過禪定,它自然減少而停止了。

「觀」就是「觀」,沒有要在禪修時去哪裡、或是要引發出什麼畫面⋯⋯

這就是最大的差異。

我看著人們(包括我的學生)在最基礎的「止」或「定」上毫無研究,卻汲汲營營地熱衷在連結什麼高靈天使或哪裏來的遙遠星際存有⋯⋯玩一些「自己跟自己玩的遊戲」。然後再問「為什麼我訊號會不穩?」、「為什麼我這麼容易受人影響?」、「為什麼那個人可以這樣那樣?」、「為什麽我學了這麼多方法,還是沒辦法解決眼前的難題?」

連結東連結西的結果就是,靈魂/能量很容易就跑出去了,中軸虛弱,能量很少在自己身上,都在外面。然後也因為沒有足夠的定力而容易被迷惑、受人影響(比方說掏出更多錢去上課/大概就像是消費者遇到厲害的推銷員吧),無法辨別來的能量是什麼樣的能量,只知道「噢!有能量來了!」然後靈動什麼的,也不知道到底跟你共振的是何許人物。

不可否認的,這些都是過程。但我以自己的經驗來說,早期剛接觸時有幾年很著迷在連結東連結西,接訊什麼的沒有困難,只是自己內在有懷疑心。逐漸克服後,後來靈魂覺得太多「向外(跑)」的時間了,後來就收斂回到自己身上,只做內觀的部分(純粹禪修)。

向內觀照的過程中,有很多感覺,但我的老師們(不管人間或非人間的)都教我不要執著。我發現這個過程讓我的心變得很敏銳澄澈,能夠覺知到外境的變化。同時我也看見有些身心靈領域的同修走歪了(嗯不是小小的歪而已),變成某些東西的代言人或是汲汲營營於賺錢、賺更多錢⋯⋯或是推出各種推陳出新的冥想療法、建立下線或製造虛假形象廣告以求推廣課程等等。

當然同一時間的我可能也在做同樣的事,也在帶冥想⋯⋯但後來我看見這些同行的現象後,內心感到很疑惑,就不帶了。變成只有帶一些實用的技能例如塔羅課、或是儀式類的課程,如魔法課。

我覺得身在這領域中,靠帶各種主題式冥想混口飯吃並不是什麼壞事,帶領人們去接觸到另一個精神世界很好啊。但是我不乏看見,有些老師並沒有去告訴學生「這些都只是過程」「這些都是內心的創造劇情」⋯⋯簡單來說就是大家「把遊戲當真實」,因為這樣有商機嘛。然後就崩壞了。有些初學者就這樣走火入魔了。

(當然老師們可能也是有)(反正流行通靈傳訊就來當一個代言人,流行什麼OO療法就來冠個OO療癒師的頭銜。)

在此只談論學生的部分。

結果有些人後來什麼都拋棄掉了,再也不上靈性課程。也有人就真的瘋掉了,精神分裂或多重人格。好一點的救回來了,但是要花很多時間慢慢恢復原本的正常生活,重點是這樣的人很困難再相信任何「能量療法」或「老師」了。

我看了一些這樣的是,覺得內心很感慨。雖然那都是眾人的緣份因果,是靈魂自己選擇經歷的一個學習課題,但我還是覺得「老師們難道都不用負責任嗎?」(只是一直推坑這樣XD)

這些內心純屬幻化的遊戲,不管是神鬼仙人或內外感知到的「境」,曾幾何時已經成為一種熱門的冥想方式。並且它們被賦予某一種「特殊性」。被營造出『上課來追求這種「境界」』。

好,回到佛教講的冥想。

佛教裡面並沒有所謂「靜坐冥想會招鬼」的概念。同時基於「一切唯心造」的觀點,阿飄與魔並不實存,一切只是內心的反映。所以要如何「防止阿飄」呢?最終極的方法就是認識到阿飄並不存在。一切只是內心幻化的遊戲。

(各家領域的普遍認知是,如果你的心裡沒有恐懼,自然不會招引這些現象。)


但是如果直接告訴你「沒有鬼」這種事情,你可能不會相信。所以有許許多多防飄的方式就因應而生⋯⋯然後也創造了大量的商機。

如果告訴你,其實「冥想」很簡單,你只要「覺知地呼吸」,「看著念頭」,不去壓抑也不去控制,只是呼吸,然後等待它安靜下來⋯⋯你可能會覺得太簡單了。(或是太困難了XD也許你的頭腦會需要觀想一些光來讓自己有事做


於是⋯⋯你可能需要觀想一些五顏六色的七彩光、穿著藍色衣服並裝備羽毛翅膀的天使⋯⋯拿著七彩仙女棒的精靈⋯⋯為了滿足你不凡的觀想,有更多的冥想訓練方式被創造出來了!我想,人的頭腦是無窮盡的。它的創造力十足。

結果,

為了追求「與大我合一」而做冥想的我們,
其實都在發展「小我腦」。

(大笑)


結論是,「冥想太多,不如不想」。


2016年10月27日

「活動」10/31薩溫節火儀式fire of Samhain

last year in Henchun
有時候看到別人寫的儀式文章,會覺得有點納悶懷疑自己不夠用力推廣這部分的東西,似乎都是自己默默做著走著,完成只有自己跟少許人懂的東西。不怎高調,然後也鮮為人知。後來覺得,把某些能量知識隱藏起來是必要的。在看到一些出包的人的案例後,深深領悟,有些東西就是只適合有緣人,不適合群眾。

大概就是這樣。

10/31按照往年慣例,想舉辦一個火儀式。這是個神秘的日子,充滿能量。某一年我許下想要有一個新視野,然後眼鏡就在眾目睽睽下莫名折斷了。換了一副新眼鏡後,隔年不久我就飛向了菩提迦耶,佛陀證悟地。感悟眾生一體。

在大坑舉辦這個火儀式已經第三年,為免舟車勞頓,今年我們將移師到法屋露台舉行。

很多時候想辦一件事,也沒有特別張揚,就成就了。在此要感謝所有愛著法屋的人,感謝所有護持我的人。讓我們一起走這一小段路,結束今年與過去你在心裡攜帶的遺憾。輕輕放下吧,讓它滑進火中,轉化成滋養你的新能量。

摘自這裏

10/31邀請您來參與這個專屬於魔法的節日:Samhain巫師節。或世俗所稱的萬聖節。傳統上塞爾特人Celts會在10/31這一天邀請過世的親人亡靈降臨,與其溝通,互訴思念。這一天是冥界與現實最靠近的一天。因此它的顏色是黑色。

「在這個節日
我們不用糖果慶祝

我們慶祝的是
過去的自己,在這把火後已然死去
火化為灰燼,迎接新生」




*請來賓著黑衣進場*

*有法袍、魔杖者請攜帶參加*


報名條件限制:法屋的朋友&阿尼的友人/學生

入場費:250元

地點:法屋(台中市北屯區東山路二段)

時間:晚上七點鐘。準時生火。

*恕不開放外賓參加*


未能趕赴參加者,請於午夜時分(11/1的凌晨十二點前,10/31晚間)依魔法方式結界並擺祭壇,為自己做一個簡單的蠟燭小儀式即可(例如燒毀法,或是死亡之箭)。主題是「告別過去」。然後在11/1為新的一年許願。




2016年10月17日

「隨筆專欄」新生活


【新生活】

有時候我們被迫離開家庭的庇護,是為了籌備更大的格局跟能量。宇宙的安排是不可思議的,我們有一天終將獨立,擁有自己的空間、居所或工作室。這是不可避免的。

而這樣的投資報酬率絕對是值得的!就算剛開始您可能會因為有點沒安全感而怯於跨出第一步,您可能選擇拖延、遲不去面對⋯⋯但可以保證的是,當您跨出第一步之後,宇宙的應援將隨之而來。


宇宙從不吝於給予資源,只要您願意改變。當您為自己的未來跨出第一步時,會感覺很好。這就是對的徵兆。

一切都已經在路上了!

_____________

最近有幾位朋友紛紛都跨出了第一步,不管是創立自己的空間/工作室,或是跟父母吵架決定要搬出去住等等⋯⋯有時候,就只是「時間到了」,該獨立了,該為人生的下一步做選擇。

不用太為未來擔心,因為只要你持續前進、持續為你的目標奮鬥、行動⋯⋯宇宙就會給你你要的東西。

這是我的經驗談。





_____________

最近開始想寫紙本專欄,歡迎邀稿。

*照片攝於貴船神社。日本の水之發源地

2016年10月11日

「關係」如何面對別人對你的羨慕與嫉妒

某天晚上,我在做一個個案。我僅只是用白鼠尾草(美洲印第安人的慣用淨化藥草)簡單地煙燻個案的氣場,突然,我在她的心臟外圍處發現了一個女生的名字。那是烙印在她能量場上的名字。姑且稱之為A女吧。我感覺到A女正在吸食她的能量。

她們彼此間的深厚連結,使得個案的心臟處堵塞、不流動跟緊縮。

A女原本是個案的學生,現在開始從事自己的教職工作。我問個案最近跟A女的關係如何?A女還好嗎?個案說:A女最近從事教學工作後就開始生病,現在身體似乎蠻不舒服的。

我感覺了一下(因為我並不是很清楚A女跟個案的友誼狀態如何),發現A女的能量還沒有辦法像這位個案一樣的成熟,因此可能在教學工作上耗費了太多的能量,因而身體出了些狀況。但重點並不是這個(因為如果兩者的關係很清楚獨立的話,不至於會對個案的心臟有什麼影響)。

我感覺到A女的心裡有種羨慕、仰慕的心情。
而這造成了能量上的一種依附關係。


接下來,我在個案的肚臍(Kusco)處,發現了另一個女生B的名字,我感覺B女對個案有一種嫉度跟複雜的情緒,夾雜著憤怒與扭曲的臉。由於B女將個案視之為商業競爭對手,兩人的關係有點尷尬不和睦。而B女的強烈情緒顯現在個案的氣場上,我把這種情況叫做「星光攻擊」或「能量攻擊」。

這是一種乙太體之間的能量互動關係。(乙太體是最靠近身體的一層能量體)如果有人對你憤怒或是產生敵意,嫉妒或是詛咒、說你壞話等等,其實都會在能量場上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只是今天如果一個人氣場強大、沒有破損的話,那麼人體能量場會發揮它的保護作用,將其盡量阻隔在外圍(但並沒有消失喔,只是擋在外面而已)。

(如果一個人修行修得很好,那麼甚至可以轉化掉攻擊。轉負為正。最起碼不會產生影響。)

但如果你氣場虛弱或是有破洞等等,那這些「負面能量的攻擊」當然就會造成傷害了。

別人的眼紅、嫉妒,敵意⋯⋯到底會不會對我們造成影響呢?當然會。而且這是肉眼看不到的影響。就像是負面的念頭/意念一樣,它可能會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面造成「洗版」動作,或者以一種「雜訊干擾」的方式讓你腦袋不清楚。

薩滿巫師可以「移除詛咒」(或消除印記),這是因為詛咒往往以一種形式存在於人體的能量場中。一般人肉眼看不到,但是薩滿巫師或能量工作者可以「摸得到」或「看見」它(這裏的看見指的是另一種形式的看見,有別於肉眼的看),然後移除這個烙印或詛咒。

就像是「清除記憶」一樣,當詛咒被移除後,通常當事人會覺得有一部分的自己(在能量層面上)自由了,覺得比較輕鬆或如釋重負等等。而且可能也不再吸引招致類似的情節。這是很重要的,因為當一個東西存在你能量場時,你如果沒有發現,宇宙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用重複劇情提醒你。(就像有人在你背後貼標籤紙)

於是,當我告訴個案她的氣場發生了什麼事情時,她覺得非常意外。她說「我不知道這樣也會影響?但是這幾天確實肚子都怪怪的。」(B女的情緒攻擊是在個案的肚臍處出現的,這表示這是較為低階的情緒振頻,例如「嫉妒」這種原始的情緒⋯⋯)


「她們為什麼要嫉妒或是羨慕我呢?我不懂。」

「因為她們沒有自信啊。而且這樣的情況會來自於『她們覺得你比她們強大。』」

「但我並不認為自己比較厲害。老實說我也是個沒有自信的人。」

「但是在心中隱隱的深處,她們會覺得你比較有才華吧。」

「確實如此。她們的確有可能這樣想。但是,我也是學習了很久。」

「嗯,妳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嗎?為什麼人們會嫉妒呢?」

「為什麼?」

「因為她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是獨一無二的』這點。」

「如果她們意識到她們的方向、道路、與她們自身⋯⋯都是『獨一無二地有價值』的話,她們就不會去嫉妒或羨慕別人了。」

「而妳,在言談中其實也透露了,也許妳並不覺得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我想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妳們三方才會共振彼此吧。」

「有道理。」

「我想,如果妳先認清自己是多麽有價值的、妳在做的事情是如此獨特且美好的話⋯⋯除了可以不受人們的影響之外,她們有一天也會以自己的方式明白的。」


那天的談話就這樣結束了。個案的氣場恢復了清爽。

我也學習到,原來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看法會造成如此強烈的影響。雖然說在這個充滿互動的環境中,我們很難脫離到一個「不存在別人的看法與意見」的地方,但是我們永遠可以選擇「對自己保持正面看法」,對自己在做的事情堅持下去、保持信心。然後「經常地清潔自身的氣場」,不要等到累積太多了才清理。

祝福自己與他人,都可以脫離這個「彼此羨慕來嫉妒去」的循環劇情。這場戲要演實在是演不完的,除非你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否則我們很難脫離這個劇情。
















*預約薩滿個案

2016年10月10日

度母:「決定無畏」



我觀察自己很久,
發現從過去到現在,我最常擔心的事其實是錢。

以前(很久以前/幾年前)是擔心帳戶裡沒有錢。現在帳戶裡有錢,就擔心資金周轉的問題。比方說「付款」的時間與「進帳」的時間等等,不知能不能對得上?有時候錢的流動很隨性,可能你一下子就花掉個幾萬元,而不知道下一筆錢在哪裡。或者你的進帳是一小筆一小筆的進來,但買必需品卻是一次花一大筆出去。你看著這個趨勢,覺得有點不安。

因為要買車付頭期款,一下子帳戶可能就蒸發掉大量的金額等等⋯⋯這挑戰了我對安全感的底限。一個人要擁有多少,才會有安全感呢?這個數字不斷上修。事情似乎不像過去一樣單純了(因為以前都過著帳戶見底的生活)。現在,所有的金額都提升了。不管是進或出都是。

我知道這代表著個人的進展。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你持有的跟流動的都增多了,像是水庫提升了容量(以前是浴缸吧!)。


很久以後我學習到,「當下該花的錢就是要花。不要拖。」因為你就算拖延,你最後還是得付這筆錢。但如果你讓錢在正確的時間點花出去,流動,它就可以提早運轉,讓下一筆錢進來。

我看著焦慮的M小姐,我發現這個人跟我以前好像啊。我以前也很困難對手中的錢,安然放手。特別是當你所剩的不多時,你會更斤斤計較那筆錢「是否花在正確的地方?」,是否「花得值得」?但是,當我們把錢抓得越緊實,生命就更難流動了。

我們經常會忘記,生命是一個流動的狀態。

當你有抓取,宇宙就要你給予。當你有累積,宇宙就要你分享。當你沒有,宇宙就要你感覺到有,與豐盛。

這是我很久以後才明白的事。

這也包括「不要擔憂」




媽媽剛過世的那幾天,還在做七。我在台北的公車上(剛離開家門沒多久),正在擔心明年一月要去印度參加法會的機票跟住宿的錢,因為這次達賴喇嘛一宣佈法會日期,當地的旅館價格就一飛沖天,不疾不徐地應對著世界各地湧入的網路住宿訂單,還紛紛額滿!這是我有史以來遇過最驚人的住宿費(在印度),還OK的當地旅館,大概都變成了大城市三星級飯店的價格吧。

我搜尋到幾間還可以的旅館,但時間讓人無法猶豫,因為每一天可訂的住宿單位跟旅館量都在減少中。而且一律都是網路刷卡,也無法退的那種。

我想著,我很快就要付掉六到八萬。

但是帳戶裡的現金還要支應葬禮雜支與房租等等的可能性費用,如果一下子付掉我就沒有錢了。正在這麼憂愁著,突然就覺得頭正上方一陣痛。

接下來一股振動頻率從上到下包住我的頭,讓我耳鳴了。
我知道這是上面的(靈性存有)在跟我說話的徵兆,於是我靜下心來傾聽。

幾乎是同步地:
「不要擔心。」她說。

她用她慣有的口吻說著。



沒想到,是我媽。
於是我安定多了。

母親給我最大的禮物,除了讓我目睹死亡的過程(靈魂離開身體的每個段落與細節),其實是有很大一部分是在這個方面的學習。因為忙著處理葬禮事宜,所以在金錢部分我很久沒有焦慮過。可以說是一種成功的「轉移注意力」吧,以前可能會擔憂沒有錢或是工作做不完,或者處理突發性的自信不足或生活細節等等的規劃⋯⋯但因為母親的事情完全地佔據我大量的腦內空間,所以那陣子我有很長的時間都沒有擔憂過錢的事。錢竟然也就很順利地運轉著。看來,我過去實在是太干涉它的運行了。

也或者,我花費了很多時間在憂慮上。

昨晚,因為M的新房子要簽約,車子也要付款了,加加減減差不多也去除了帳戶大部分的餘款,一度有些焦慮。當轉彎進入社區外圍,突然一陣熟悉的感覺又從上到下籠罩了我,讓我耳鳴。「不要擔心」,母親說。

有時候我會覺得很感動。
因為當我體驗到這樣的事情,才發現她一直都在我身邊。
她總是看顧著我,即便是在遠方(可能從阿彌陀佛淨土用著望遠鏡吧)。

而我知道自己一直是被看顧著的。
在發生這些事情以後,我更加確認這一點。

當進入社區管理室的坡道,我心有所感地告訴M小姐:「剛剛我媽告訴我,叫我不要擔心。」「所以,既然她這樣說,我就不擔心了。」

我發現,我的上師(人間的老師們)、我的指導靈(梅林)、我的信仰者(度母)⋯⋯現在甚至連我媽(的靈魂)⋯⋯最常跟我說的一句話就是:「不要擔心~」。

也許,我真的花太多時間在「擔心」上了。


「擔心」似乎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習性、一種莫名會自動切換過去的能量。為什麼?我在自己身上看見了外婆的影子。外婆似乎是無時無刻不在憂慮著的。除了我們帶她去逛街、吃鮭魚壽司以外。她的人生,花了很多時間在擔憂他人與自己身上。我想,也許那就是她對於愛的表達方式吧。她少數學會的其中一種表達方式。


但在此刻,

發現自己也有著同樣習性、被影響著的我,
在當下,我可以選擇不擔憂。


我發現,
當你此刻有著擔憂,擔憂的能量會跟著你一起創造未來。
但是如果你現在決定不再擔憂,你的未來就沒有這股能量。

我覺得這樣未來會更清爽,更明確吧。



我在度母的佛像前面,決定我此刻起不再擔憂了。
突然我覺得好輕鬆。

我決定我也不再去擔心未來。
未來是未知的,就讓它繼續未知吧。

過去的事也已經發生了,想再多也沒有用。
放下並接受就好。

身體的感覺告訴我,原來不擔心現在跟未來,
是多麽輕鬆的事情啊!

這讓人可以卸下重擔,不管是心理或生理層面的。
好好呼吸,好好待在當下。
好好專注地,注視著現在。覺知。

經云,修持度母,可得「無畏」。

當晚,我對度母有了更深的瞭解。



____




願眾生不再擔憂未來。

從這個當下開始,不擔憂、無懼無畏地過此刻。

持續前進。





2016年10月7日

「家」,最初的想像,最終的渴望。


(我坐在IKEA的沙發上寫下這篇文章)

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在不同的家飾空間裡,我很快理解到,IKEA販賣的是不只是「傢俱」(商品),而是人們「對家的想像」。

多麽高明的商人啊!他販賣的是一種想像、定義,大過於商品本身的價值。


我們對「家」的定義、尋找與夢想,建築在原生家庭的環境培養。一旦我們有能力能打造自己的家,能夠獨立生活後,「建造一個心目中理想的家」似乎變得不那麼困難了。

一個「給自己的家」,或是「與伴侶一起生活的家」,您的家是哪一種呢?一般來說,人們需要有前者的完整經驗,才有成功打造後者的可能。

但是即使有了錢、寵物、書、舒適的沙發、隨手可得的電影⋯⋯一切軟體硬體都有了,我們仍可能感覺「孤單一人」,覺得寂寞。

而在稠密的太過靠近的原生家庭生活裡,我們則需要喘口氣,保持一點距離。但離家太遠,我們又失去了生命力,如同植物失去了根,失去土壤,終生找尋。

我想,我們跟原生家庭的距離,正是我們與「心底深處的自己」的距離吧?那麼遠又那麼靠近,想躲開卻又依偎在一起。無法失去也無法割離。


你是否也想要有自己的一個家?

一個自己的去處,可停留的居所(像候鳥在地球上暫時的家),提供安全感與保護、遮風避雨之處?

但絕大部份的情況是,我們可能會耗費一生中大部分的時間在努力工作賺錢,以購買一個接近心目中理想定義的家。那個家可能是一棟房屋、一戶大樓單位,一個建商正在打的廣告案。在成功購買了房屋並開始支付房貸後,人也住進去了,才會發現也許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我們並不會因為購買了實質的可住宿單位,就擁有一個自己的家。這只是一個開始,而不是一個結束。

當你開始面臨大大小小的幻滅無常⋯⋯最終才發現,
我們想要的,遠不是「物質條件上的家」,而是「心靈上的家」。


有些人即便不具備物質上的家(一間/一戶房屋),他仍能將所到之處打造成屬於他自己的家。這些人也許住在山洞裡如隱修居士、或者住在拖車上四海為家。或者打造公社,或者同居住宅⋯⋯一切只因為,他已在自己身上找到了心靈的家。即便他看起來像在流浪,他卻不像是「沒有根」的人。

他身上有一種歸屬感。一種安定的感覺。
他的心裡有皈依/歸依。

所以他到哪裡,都可以活。

這跟那種只要脫離原生氣候條件便會死去的植物不同,這樣的人可以隨時落地生根。如野火,如風。只要一個定點,就能建造屬於他的一個世界。

對我而言,找到「心」的家比找到物質條件的家還重要。即便只是一個小屋,一個房間,只要人與大自然沒有失去連結,心靈有依靠/皈依處,就是真正的歸屬感來源。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認為「道場」或「心靈場所」比他原生家庭的「家」還要像他認同的家。

事實上,每個人都需要找到「心」的歸宿,才不會在天地間漂流無依。


攝於巫士課

『支點』

每個人都需要找到一個「支點」,透過那個支點,人才能發揮自己的力量,跟天地對話,對世界造成貢獻,服務人群,榮耀神靈。

「家」就是那個支點。是靈魂來到這個世間的第一個支點,也是起始點。當你能夠穩穩站在這個支點上,你就能發揮你的力量。

如果種子落在良好的土壤裡,植物便有極高的機率能順利成長。但也有的種子遇到了不盡人意的環境,因而覺得無法活出自己的力量。覺得自己渺小卑微、沒有去處,覺得天地間無有真正可紮根立足之所。

所以,我們首要的,是療癒自己的這個「起點」。
很多困難/問題,便會自然解決。

為什麼?因為有很多問題都是環繞著這個核心:「原生家庭」而展開的。當我們來到地球上,也許你的肉眼再不能看見父神母神後,祂們以一種可見的形式顯化在你的生活裡,也就是你的人間父母。

我們在這個點上發生過什麼事?

「家」,「家庭」,「家族」⋯⋯我們在這個起點上發生過什麼事?

那是我們人生中第一個支點,是提供安全感與遮蔽、保護之所。以此經驗,我們成人後才學會了如何「築巢」。若是你曾遭遇風暴,或遭炙陽燒灼,於心無依⋯⋯或者你也選擇逃離了大半輩子,最後你會發現,終究得回頭來面對這關。


「家」,承載著我們所有人的想像。


「家」,是源頭賦予我們的一個現世安頓之所。無論它再怎麼陰暗,過程再怎麼曲折離奇,心,終究要以此為道、以此為方向。以此為根,為起點,持續探索下去,直到回歸所有人類永恆的家⋯⋯那遍在一切的光,源頭,自性,無以名之的,造物主,光。

我們所有人終要回去,終將抵達。
從此而來,亦將回去。魂歸彼岸,故土。

「家」,給自己一個家,或開始修復你的家。
修復你對愛的看法。

給自己一個家。
















寫於母親進塔後。

*對家庭議題有興趣的朋友,Sawa老師12/22將在法屋帶領家族排列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