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8日

當修行遇到障礙時(六種徵兆)

【當修行遇到障礙時】

在修行的道路上,要持續專注的前進,對某些人來說並非容易之事。

做夢者容易遇到的障礙是,他投射出一個夢境並讓自己受困其中。

潛獵者遇到的障礙則是注意力容易被其他「更大、更好、更威猛」的法門吸引。由於他們習慣去比較何者是較有效益/利益的,所以十分容易分心。但是在修行上,當你無法「專注」,能量效益就會很低。我們看見有些人如同蜜蜂般飛來飛去,但不容易專注在一個點上。

對於修行遇到障礙,以下是幾點徵兆:

1.【你對你戮力修持的法門感到懷疑、動搖、不再相信。】
這是繼續深入學習者很容易遇到的障礙。
當水潛得越深,壓力會越大。
所以如果不提升自己的力量,堅定信心持續前進的話,人就很容易會選擇放棄。
請記得,「選擇放棄」通常有很多理由,「持續往目標前進」的原因則只有一個。時時刻刻察看自己的初心,與內在神性連結,是此題的不二解答。


2.【你對帶領你的人不再有信心。】

這通常是一種「上師投射」與「宗教創傷」的議題。
有時也是種「對自己沒有信心」的表現。

比方說你可能在帶領老師的身上無法索得你想要的「注意力」,
基於一種「受傷小孩」的心理所以你遠離他。(「他應該滿足我對他的想像!」)

有時候甚至伴隨一種妖魔化對方的心理(開始「放大」對方的缺失⋯⋯或者是一些「你認為的」缺失)。事實上,這些現象只是來自於「你觸碰到自己內在的黑暗面」。「面對」真相有時是令人不適的,把責任丟出去會比較容易。所以人們經常被自己卡住而動彈不得。

當然我們不可避免的要談到,帶領你的老師可能真的做了些什麼?比方說一些不當的行為等等⋯⋯讓你失去了信心。但是,如果我們意識到萬事萬物都只是自己的內心投射、境由心造,你對外在事物就會比較寬容。當你查看這些因緣,並暸解到沒有人是完美的,一切事情就會自然變成「完美的」。因為你的眼界已經改變,往更宏觀的方向走。而你也不會因為這個人做了什麼或不做什麼,就深受影響。因為你不再將力量交給上師。

上師的存在,的確非常有其必要性。畢竟是你主動選擇一個帶領你的人,所以你當然會透過這種互動關係去學習。“我們無法要求每個學習過程都是舒適宜人的。如果這樣的話,那你也不需要學習了。”大多時候我們可能對對方投射了些什麼。這是非常需要注意的,而且這似乎是種常見的魔咒。會阻礙修持者的前進。


3.【你中斷了你平常主修的法門。】
這在佛教叫做「中斷魔」。意指修行者遇到某種力量,使之無法持續原本的修行。

其實這是一種內在障礙的顯現。修持除障法、繼續修行原有的法門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然而人們通常不會覺得這有什麼,而暫停修持,覺得「放自己一個假」輕鬆無比,接下來就慢慢陷入無明之中。直到下一次的清醒之前,都陷在這種昏沈狀態裡面。

我覺得要持續修持或不修持一個法門,其實不是那麼重要。但重點是你要對自己真誠,而且要保持明晰。如果你在一種非明晰的狀態裡面,那是很難有人可以把你喚醒的。假如修持法門可以讓你明晰的話,那就應該去做。

遇到有疑問的時候,停下來是很正常的。
但這個停下來的時間應該拿來思索,往內心走。
而非是去評斷當下的情況、忙著貼標籤。

4.【你升起傲慢之心。覺得自己「已經夠了」、「已經圓滿了」。】
這也是種非常常見的徵兆。我看過一些優秀的人在這個階段把自己毀掉。(大笑)

要保持謙卑不是件容易的事。至少對我來說,我一直在內省這點。如果我們持續向偉大的存在學習,保持自己是個學生的心態,我們就不會遇到這個問題。但是當我們認為自己是「自身這個世界的主宰」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你變得傲慢、自私,且不容許有人比你更好。你覺得別人都是傻瓜,只有自己是最獨特的。而且越有能力的人,越容易掉進這個陷阱。這是一個力量的陷阱,唯有超越自己、清楚看見自己的膨脹,你才會縮小並學會更多。然後你才會變得更有力量。否則你就會(因為自我膨脹)開始虛耗。

這種傲慢之心有時是非常隱微的。
但終究,沒有人可以一直站在頂點。

人生像一個拋物線,有上就有下。
當你想使自己持續站在某個高處,你就會開始費力、開始控制。

這注定是場失敗的、徒勞無功的奮鬥。唯有那些不斷超越自己、永不滿足於學習的人,才會不斷攀上高峰。學習的階段也是如此。要謙卑蹲下,才能跳得更高。


5.【比較,以及追求利益。】

對於修行的目的是「想要獲得神通」的人們,他們是猶疑不定的,像是沒有根的浮萍。他們只會「西瓜偎大邊」地朝向「更有力量、更有神通」的法門靠近。類似於當你手上有了玩偶,你就暫時不會想要擁有別的。但是當你被告知「你可以擁有一個更大的玩偶」或是「你可以有兩個玩偶」時,人就不會滿足於現在所擁有的。然後你就會開始去追逐修行的體驗、不同的玩偶、以及更大更好更鮮艷的那種。(笑)

對於真正想要修持自己的人,他們會知道玩偶並不是一個終極的目標。對於外境的變化,他們傾向於謹慎而保守的查看著。他們不僅是查看外境,也查看著內境(內心變化)。

「比較」自己跟他人的修行進展/程度,一樣是件容易讓人迷失的事情。

「比較」是無法讓你產生真正的進展的,比較讓你不斷降低能量、消耗能量。
唯有埋頭努力實修,方能獲得實際的進展。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

「修自己」是最重要的一條路。
不要拿你的修行來「修」別人。

6.【你迷失在逸樂中。】

安逸的享受物質的成就,是非常容易的事。
要持續精進的修行,看起來則很難。

人當然會選輕鬆容易的事情做。
但是,就像天人五衰*一樣,天人福報享盡之時終究會落入地面沾染塵埃。所有的物質財富成就名聲⋯⋯終究是無常的。即使由於修持的結果你具備較多能量、能夠在世間輕鬆不費力地顯化你想要的事物,但如此的豐足並不會帶你走向證悟之道。

當物質財富已經有了的時候,當聲名鵲起、學生或個案數量名滿天下時,修行者/身心靈老師/治療師很容易安於逸樂,樂得在此領域當個權威人物,享受吹捧的生活。同時也因為上門求訪者甚多,自身的功課可能也就如實的荒廢了。

這是一種甜蜜的障礙,一種慢性滲透的毒藥。

這並不是說你不能享受快樂且豐足的生活,而是在這之中你的心態如何的問題。
安逸亡國,大致上是在講這件事。

_______

有些人認為修行是為了「使自己更好」。所以任何能使自己「看起來」變得更好的途徑,他們都勇於嘗試。但我認為修行這條路,貴在「恆心」

要去開始一場「神奇的體驗」是多麼容易的事,而且買賣雙方都皆大歡喜。但是要「蹲著磨十年功」,是不容易的。人在十年之內會經歷很多考驗。不要說十年,一兩年可能也就很多了。我們的老師可能都蹲過無數個十年才出來教課。而現在的老師可能學個幾天幾個月就出來了的,很多。

當我們試圖跳過一些扎馬步的過程,而迷失在快速短暫的「速成」體驗、速成點化時,最後你會感到很空虛。因為你所攝取的養分,你留不住。人像一棵植物,沒有實在紮實的生長,給予再多養分也只是流失。從內而外充實自己才是重要的,這個過程無法忽略。

「空虛」只能傳遞「空虛」,「實在」則能給予「實在」的分享。
如果我們希望這個世界「如實」的對待我們,如果我們希望得到「實在」的能量、務實有效益的法門、希望攝取真正有營養、有能量的食物⋯⋯我們就應該發自內心地做個實在的人、真誠的人。

除非我們「給予實在」,否則我們就無法「得到實在」的能量。
沒有人喜歡「心空空」的感覺。大家都喜歡安心、踏實的感受。

當你學習到一個程度,你自然會想要出來分享。
但是當你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時,你就會回頭學習。

修行這條路,無法離開學習。

這是我認為行者們於修行遇到障礙時的最終解答。

虛心學習。

持續向前走,不要停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