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6日

從「租屋」來談「淨化空間記憶」。

圖:某間社區/非本文所指處
大家可能都租過房子。房東通常是蠻摳的人,除非東西壞了才會幫房客換,如果東西還可以用,或只是壞一點點、只是用起來不順手、外表看不出來,就不會換。

表面上是節儉的美德,事實上這些種種「不適感」是你(房客)在忍受。房東只是把房子租給房客,他並不住在此處。因為不在這個屋子裡生活,自然也不會知道生活起來會發生什麼事、有什麼細節等等。

比方說不夠亮的日光燈(燈管有點暗)、變電器已經壽命將近而發出吱吱聲(但還沒壞)、關不起來或很難關的紗窗(房東可能會告訴你「不要開就好」)、沒有對準門框的門(可能因此會有蚊子)、只要開啟某處,另一處就會滴水的水龍頭(一樣叫你不要開即可)、水力不夠的馬桶(水壓不足)、破了一點點的洗手台(可能重壓就會破/但看起來還可使用/只是看了就覺得不適)⋯⋯

表面上看起來都還可以,也都能忍受。
但是當實際使用起來時,就知道其不便之處。

老房子有很多古怪的個性,是住進去的人要配合它,而不是房子來配合住進去的人。因此要整修,也不一定能全然整修成正常的樣貌。只能盡量整修。而我們台灣的房東是「總之我把房子租給你了,你要怎麼處理是你的事。(錢你花)」


對我來說,這其實就是一些殘存的記憶。
一種拖住的能量。
一種不願意改變的心態。

它佈滿了整個空間。在各種細節的地方不斷觸碰著你、影響你、啟發你。如果置之不理,就會逐漸也變成「無所謂」之人。開始變得僵化、古怪、逐漸下滑而變得遲緩的行動力。

(特別是那些「房東的雜物」,既不丟也不處理,就囤積在那裡,散發出某種凝滯的氛圍,影響整個空間的氣場。)

所以每次我租了新房子,就會開始淨化整個空間,並開始打掃、整修細節處。通常我的運氣很好,當我跟房東提出建議修繕哪裡時,他們都會欣然接受。畢竟房客愛惜房子,是房東之福。而當這些房子的狀況越好,接下來要轉手就越容易。

但我當然也聽過,房東不願意換某個已經壞掉的東西(叫你把它放到看不見的地方就好)、不願意扔東西、不想花錢維修某個損壞的房屋細節(因為一修就要整組換掉,會花比較多錢)。但如果不這麼做(不整修打理房子),最後吃虧的一定是人。小的地方壞掉,若置之不理,就會變大的地方壞掉。(詳見前文)

比方說水電來我家檢查熱水器,發現某台電熱水器的管線不是很安全,因為之前的水電用小管徑的線接大的電流。如果電線過熱,就會燒掉。但是因為十幾年來這台電熱水器都一直在那,也不經常使用(只有夏天會用到它的溫水/冬天就會用另一間燒瓦斯的熱水器),所以問題一直沒有浮現出來。但以水電先生的說法,他絕對不會幫客人安裝這種小管徑的電線。雖然一般外面租屋處有些房東可能會這麼做,但他認為這是罔顧居住者安全的做法。省事,快,但不安全。

所以,如果一剛開始小處的問題就不處理,未來就會衍發成大的問題。

我發現其實有很多人雖然擁有房子,但因為不缺錢,所以任其成為空屋。或者是房子租出去,越來越多小地方損壞,也置之不理,讓後面來看房子或居住的人都覺得不適。如果說有人願意來整理跟愛惜這些房子,然後讓適合的人居住(也願意整理、愛惜房子的人),那真是功德無量。(也許這是我以後會做的事⋯⋯歡迎房東們跟我合作XD)

磁場是互相吸引的。
好的磁場就會吸引好的人居住。好的房東會吸引好的房客。

我並不吝惜為房東製造一個好房子,因為我自己也住在裡面。
我覺得房東房客應該是一個互助、互榮的關係。

是基於信任所以產生了這個買賣契約,而不是基於金錢產生買賣契約。
(當然,最好的情況啦。)

所以,除了燃燒艾草、白鼠尾草、燒海鹽來淨化新租屋處的空間磁場以外,實際肉眼可見的這些繁瑣的細節,該修繕處還是要修繕,不要拖。這是為自己好,也是為大家好。(特別是壞掉的燈一定要處理)

過年前,也希望大家把能淨空的地方淨空,該丟的丟,為新的一年創造「愛與豐盛」可以流動的空間。



______

能夠寫出對大家有益的文章,讓我很開心。
最後附上我家可愛的蛙,牠跟我一樣熱愛寫作!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