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

【身體與濕氣的影響】

 【身體與濕氣的影響】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今年夏天的濕氣比往前年更嚴重?

搬到山區十年,發現最近這幾年的濕氣更甚以往,

到了幾乎每天都開著除濕機的程度。


前陣子去按摩的時候,發現身體很多水氣,

按完之後身體跟淋巴都消腫許多,(非常推薦大家最近可以去按摩排濕)

每天晨起就燒白鼠尾草,幾乎是我的例行公事。(推薦優質的白鼠尾草選品

_____

空間裡的濕氣不僅容易讓物品發霉,

也會讓人覺得生活起來有種不清爽的感覺。

因此開冷氣與除濕機,變成了不得不做的事情。

燻帶有火元素的白鼠尾草,也是一種方法。

_____

濕氣重的話,身體會有種「阻滯」的感覺,也就是沒有動能。

而且台灣這陣子的濕氣,跟印尼、泰國的濕氣不同。

這些南方國家雖然濕氣重,但是也有晴朗的陽光,

有良好的火元素能夠轉化代謝。

______


但台灣「今年」的濕氣比較是以「停留型」的方式存在。

所以需要更多的除障、代謝轉化這股濕氣,

並且避免讓過多濕氣進入人體。


因為濕氣會從毛細孔進入體內,

所以盡可能要用一些方式來轉化它。

______

我最近發現,

「穿輕薄的長褲睡覺」可以有效阻隔濕氣進入體內。

因為大部分濕氣會從下半身進入,所以適合穿薄長褲。

(大部分人的上半身通常還好)

只是著一晚長褲而已,體內熱能保存率就差很多。


我發現電風扇或冷氣造成的寒氣、冷風、濕氣,

會因為長褲而無法進入體內。

隔天起床,身體也比較不會有著涼或受寒的感覺。

(受寒的典型症狀是打噴嚏或咳嗽、身體內有冷寒之氣)。

_____

我個人覺得,若要提升動能,避免慵懶昏沉而無所事事,

就要保存體內的熱能,避免寒氣/濕氣進入體內。

即使天氣非常熱,看似沒有寒氣,但其實吹冷氣也會帶入寒氣。

*在我們為自己做艾炙時(通常是放肚臍或命門穴),

若感覺有「冷涼之氣」從毛細孔排出,就是寒氣。

_____

除此之外,宜食用溫性的食物,不要吃屬性太寒的食物。

如果覺得身體受寒,可以喝一些香料煮成的茶,

或者是食用咖哩等富有辛香料成分的食物。

這些食物可以幫助身體轉化冰冷的能量。

_________

要排除體內濕氣的話,「運動」也是一個良方。

透過流汗與提升動能,來讓身體多餘的廢棄物排除。

____

這趟去蒙古時,有一晚睡在地面上,

因為下半身睡在草皮上,

即使穿著厚褲子、靴子、毛襪與帆布綁腿,

起床時仍覺得下半身冰寒難以運轉(不慎吸收地上反潮的濕氣),

雖然事後透過練瑜伽而排除,

但濕氣對身體產生的影響,不可不慎。

____

我們身處亞熱帶氣候,更要對自己的身體有所保養愛惜。

盡量可以透過定期的按摩、健康的飲食與運動,

去排除身體內部的毒素、清理寒氣與濕氣。

____

以上資訊分享給各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