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上了感情業力釋放課。這是我從婆羅浮屠回來之後的第一個公開行程。
看著學員躺著,胸口一朵玫瑰盛開。
我覺得霎那間,每個人都變成了小王子、或小公主。
我看見人們,回到最純真純淨的狀態。
這讓我很感動。
「愛自己」永遠是最需要優先處理的項目。
我們的社會沒有教育孩子如何去愛。
身為曾經是學校系統的老師,
我覺得我們的教育沒有提供「情感教育」是非常遺憾的。
雖然性別教育、性教育這些都逐漸納入學校系統了,但仍遠遠不足。
學校並沒有教我們如何正確去愛,去表達,也沒有教我們要怎麼愛自己。
學校沒有教我們如何去轉化內心的情緒,去健康地發洩、去自我肯定。
學校只有教你不斷用功考試唸書,追求成績,考好大學、找好工作。
這就是為什麼我現在投身身心靈的教育。
因為我覺得分數並不是最重要的。
學校應該是教一個孩子,如何成為一個完整而健全的「人」。
用健康的方式去跟別人相處,
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知道如何善待別人。
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知道如何回應別人。
當有情緒的時候要如何處理⋯⋯等等。
而不是等到有問題的時候,再來尋求社工或醫療體系。
我覺得教育是最重要的。
應該從根本著手,讓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
然後才是學習各種知識、哲學、生活與實用技能。
否則就算擁有再多的技能與知識,
一個人仍然不知道如何跟自己相處、如何跟別人相處。
這樣是否本末倒置?
____
關於愛,最初始時,
我們只能從原生家庭去學習。
但如果原生家庭,也沒有給予我們良好範本去學習呢?
這就是問題所在。
因此人們用錯誤的方式去愛,去表達。
抑或不表達。或拒絕溝通。
用不夠成熟的方式說再見。
或藕斷絲連,無法分清界線。
用錯誤的方式去經營關係。
複製父母的感情業力模式。
不斷愛上同一種類型的人。
朋友說得很好:「兩個人如果相愛,卻沒有足夠的智慧,就會傷害彼此。」
是的,而且這是一種消耗。
當我們在愛情裡盲目,
抑或彼此都帶著傷痕相遇,
擁有不同的價值觀與信念時,
很容易會陷入爭吵。
初始的美好很快就轉變為業力的痛苦。
沒有看見對方真實的需求與表達,
也沒有看見自己的犧牲或失衡。
日復一日一日地爭吵,拉扯關係的紐帶。
言語行為,不斷傷害對方。也傷害自己。
到後來,愛就磨耗光了。
不是不愛,是太多痛了。
變成愛恨痛苦交雜的一段記憶。
看了太多這樣的故事情節,
當然包括自己的親身體驗,
總覺得,勢必得有人從這些肥皂劇解脫出來吧。
分享點什麼也好。可以讓眾生少受點苦。
當然這世界上已經有很多兩性專家、婚姻專家、親子專家了。
但我想我個人的觀察與表達,也會是某些人所需要的。
世間的感情關係裡,
不只存有光明,也有黑暗面與痛苦。
我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生還。
快樂地活著。快樂地生活。
不用每個人都要出家、獨身、禁慾。
有一段好的伴侶關係,也可以修行。
甚至伴侶關係本身就是修行。
「家」本身就是道場。
「關係」本身,就是修行。
_____
我覺得純粹從宗教層面去探討「無條件的愛」,
也沒什麼好說的。
至少在人間做不到。(很難做到)
但「愛自己」是所有人都需要的。
我已經看過太多宗教信徒,
雖然每天拜佛祈禱,但是一點也不愛自己。
情緒體上有很多傷口。沒辦法好好跟身邊的人相處。
很多這樣的案例。
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先把「人」的部分好好完整,
再來講「神」的部分。
先做一個能夠「愛自己」的好人。
有智慧地給予愛、能看到自己的傷口、
能好好療癒跟善待自己。
能轉化這些情緒(例如嫉妒或恐懼、焦慮或憤怒)。
能看到自己的貪瞋癡跟執著。
而不是只有頭腦同意但說一套做一套。
「宗教說我們要去愛,要去服務他人」
對,但是你得先愛自己,先善待自己。
清楚知道什麼是「有問題的愛」。
然後你才會有足夠的智慧去愛別人,
給出正確的服務,是那個人需要的,
而且你心裡沒有罣礙。
沒有消耗,沒有過度犧牲。
我想如果能完整「作為一個人」的學習,
人就會自然而然趨近於「神性」。
因為每個人本來就是未來佛。
只是暫時被一些東西所遮蔽。
當這些罩紗卸除之時,
內在的自性與光明就會顯現出來。
無一例外。
_____
在「感情業力釋放」這堂課的學員分享裡,
我意識到,我的下一個生命階段任務,
就是將我想表達的,關於「情感教育」的這一塊展現出來。
我想用寫作、帶領課程與自我療癒的方式,
帶領人們好好愛自己,
讓大家能夠少受一點苦。
不需要在感情裡折磨自己與對方。
可以好好愛自己,可以有和諧的關係。
了解因果與因緣。
了解感情/能量的運作是怎麼回事。
可以回溯自己的情感模式等等。
這堂「感情業力釋放課」是一個開始,但不會是結束。
兩天的課程太短了。
我將發展出更多的內容,用我所知的方法,完整這個系統。
這是我的心願。也是我希望人們能夠獲得的。
勇敢去愛,好好去愛。深愛自己。
____
在交完生命任務的考卷之後,
本來在地球上已經沒什麼事做了。
但宇宙現在要我完成剩下的部分。
我希望能夠把感情/關係的「藥」帶下來。
如同我已經將「天命」的藥,寫在「成巫之道」裏。
我希望,我所寫作的「關係」的藥,
也能對這個世界有所貢獻。
希望眾生,離苦得樂。
轉苦之因。化為智慧與解脫。
因為所有的煩惱,最後追根究底,都是一帖解藥。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