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某日的早餐 |
【摸索彼此都可以接受的生活方式】
各做各的事,然後有閒暇餘裕時,就一起見面吃飯。
這是我們研究出來的理想模式。
這是花了一段時間之後摸出來的結論。
也是適合我們關係的方法。
每個人、每段關係都有不同的樣貌。
而我們的樣貌是這樣的。
________
因為無法忍受長時間24小時黏在一起,
所以發展出既獨處、又可以短時間在一起的生活。
目前最高紀錄是同居七天,然後就差不多 了。
因為有很多事情我需要一個人才能做,
旁邊有人就無法專心(包括寫作也是)。
女友的範圍比較彈性,大部分是配合我。
但她也需要很多的獨處空間。
於是我們約定,以後住在一起,要有各自獨立的房間。
如果想要找對方,要先看情況。
在私人房間裡,可以完全放鬆。
但也想要跟對方一起經歷日常生活。所以住在一起。
如果有需要獨處,就跟對方告知一聲,進去自己的房間。
如果有需要找對方,就敲敲門。
___________
尊重對方的界線。
摸索彼此都可以接受的生活方式,這是非常重要的。
這樣可以減少摩擦。
沒有非得誰要配合誰不可。
而是兩個人彼此觀察,透明討論,
研究出一套讓彼此相處起來,都輕鬆自在的方法。
每個人的出身背景不同、創傷印記不同、地雷底線不同、個性喜好不同⋯⋯
不可能完全一樣。
所以要能夠找到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法,
才能夠安心地在同個屋簷下生活。
不一定要「住在一起」才是好,
有時候「不住在一起」,反而更好。
了解對方作為單獨個體時的生活型態,
再了解自己的生活型態,
然後彼此願意為了「未來的共同生活」做出什麼改變呢?
(如果關係已經走到這一步的話)
透明、真實地,一起研究。
相處起來沒有壓力,沒有負擔。
輕鬆自在,喜悅,愉悅。相互理解。親密感從中而生。
用愛與珍惜,陪伴彼此。
這樣,幸福就會早日來到。
can't agree more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