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9日

「金剛經」破解:救世主情結。

金剛經抄本。摘自網路

今天念誦金剛經時,突然領悟到,

以前發願要「救度眾生」(隨著經典去讀誦時會發這個願),

但這個動機,讓我扛了很多不必要的擔子,

並吸引來很多「只想被拯救,卻不願為自己負責的人」。


所以我發現,這個動機其實不恰當,

這是一個帶有「救世主情結」的動機。

(動機僅毫釐之別,結果差之千里。)

(這就是佛教講的,起心動念會影響結果。)

____

怎麼說呢?舉個例。

曾經在舉辦法會的時候,

我發現有很多人以為只要付錢,就可以得到什麼。

人們付一點錢之後,就期待可以得到很多很多的能量或結果。

這讓那些錢(功德款)的能量變得非常的沈重。

因為期望之心太重了。

而且人們除了付錢,也不願意付出努力去參加法會聞法、或做功課等等。


我身為舉辦活動的主辦單位,完全可以感受到眾生的期待。

原本的好意與善舉,好像也在這樣的壓力下,變得運作得很重。

當然上師還是很慈悲地加持了所有人,但我覺得這樣不是長遠之計。

於是後來我就採取「隨緣」的態度,讓大家自己去承擔結果。

我只能擔任請法的單位,負責整個活動的流程。

在能量上,我並不想承擔不屬於我的責任,因為這樣太辛苦了。

後來就變得順利許多。因為執著之心放下了。


_____


今天念經,

當我領悟到「人我皆空」時,


(救者與被救者,兩者俱空)

(眾生也不是真正的眾生。)

(並不需要幫眾生做功課!)


⋯⋯才領悟到:「要救的只有自己這個眾生」!

(先救自己這個眾生,先圓滿自己,才有能量去幫助別人)


_______

菩薩告訴我:

「每個人來到地球,都有自己的任務(天命)。」

「一個人只要做好/完成自己的任務,即可利益眾生。」


原來,此生只要專注在自己的任務即可。


菩薩又告訴我:

「你今生流布資訊與心得,讓後世之人「有跡可循」即可。」

原來我只要體驗、寫作與開路即可,

想追隨這條路的人,自己去找答案。

原來如此,我不需要再扛那麼重的責任了。


__________


*金剛經裡頭提到:「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我知道有些佛教徒,可能會在看到文章這裡時質疑:

「那為什麼能聽見菩薩說話?菩薩不也是空的嗎?」

對,所以我在這裡解釋:

菩薩的本質雖為空性,菩薩的形象為空性所幻化,

這個世界本身為層層疊疊的現象所顯現(如同幻化之網),

眾生在裡頭學習體驗,以獲得本智之智慧。


當我在邊念誦金剛經時的體悟、體驗,均為個人之經驗,不能代表他人。

只能說菩薩所傳遞的訊息,就是我當下所能理解的最適切訊息

(菩薩會隨眾生因緣所化現,如「普門品」裡述及觀音菩薩有眾多化身),

菩薩是我內在神性智慧的化現,而我選擇遵照其指引,

我個人之微小體悟,與菩薩之浩瀚智慧是不能比的。

作為菩薩的學生,我就是一個被早晨叫起來讀金剛經然後有所體悟的作家而已。XD

(所以我就忠實地紀錄,並寫下個人領悟。)

____


蘇東坡寫的金剛經


在菩薩傳遞了訊息,

並且在個人對「救世主情結」這個主題有所領悟之後,

我不禁鬆了一口氣,背上拖住我的一些類似絲線的東西也脫落了。

(念頭一轉,能量隨即改變。)


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救世主情結」破滅的體驗。

(內心)簡直要大力鼓掌叫好!

因為在佛教徒、新時代/身心靈療癒師的領域,均會遇到此類議題。


在佛教徒來說,我們得「自救」,當然我們可以向佛菩薩祈禱,

但唯有你可以解救你的苦難,你要完整圓滿你的業力(你N輩子前創作的劇情)。

而在基督教系統比較是「他救」,等待一個救世主彌賽亞來救。

(我覺得基督教系統比較是在練習皈依和信任,每個宗教的修煉重點不大一樣)


在新時代裡,會有一種透過「某療法」來「療癒他人」的意圖。

療癒師,就是掌握這個方法的人。

但是,療癒師得先療癒自己呀!

如果療癒師自己覺得「自己擁有特殊能力可以救人」⋯⋯

就會有很多人(或能量吸血鬼個案)等待他來拯救。

但,這些拯救都是如虛空一樣的,只是暫時有效。

因為沒有觸碰到問題核心。

當事人有意識到問題出在哪裡嗎?

當事人有意識到自己正在創作劇情嗎?

沒有,真正可以解決當事人問題的,只有自己。

「鑰匙在自己的手上!」


療癒師當然可以「援請宇宙的能量來幫助個案」,

但是,個案有打算為自己的情況負責嗎?

還是只需要一帖「暫時的安慰劑」?

如果沒有真的想為自己負責,那效果是有限的。

你想好起來,你就得去做點什麼。

宇宙能量能發揮最大的效益點,

在於那不可知、未知的・空性層面。

在「空」裡面,一切方能來到最大的效益。


所以很多「有所作為」的事情,都是一種華麗的花招。

真正能理解到「空」的本質,這樣的療癒師,才能說是掌握了要領。

也就是,你成為一個純粹的「通道」、「宇宙能量的載體」。

在療癒時,你「沒有我」。

你沒有執著、沒有意圖、沒有想讓個案成為怎樣的結果。

個案已經在他的掙扎裡了,已經在夠多的執著裡了。

所以你(療癒師)不需要有執著。

你連最細微的執著(幫助、拯救他人)都要放掉!

你就放手成為空,讓宇宙來接管一切。

因為做事的人不是你,是宇宙。


_____


在大乘佛教,都說要「發菩提心」幫助他人,

但是這個菩提心,不是要你去當「靈性保姆」,

也不是要你負責照顧對方到老,

而是你讓對方自立,你讓對方做自己的功課。

你只是在旁邊幫點忙。


菩提心是一種助人利他的心,

但不是把自己當救世主,這種心不是真正的菩提心。


當你覺得一個人很可憐淒慘很苦,

你自然會生起憐憫之心想要幫助對方。

可是你的幫助必須要有「善巧智慧」,必須觀察清楚。

什麼忙可以幫?什麼忙不該幫?


你想要對方每天快樂,都不要體驗到苦,

可是這個世界、這個社會,甚至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充滿苦的地方啊!

你要怎麼樣避免讓一個人絕不受苦?不可能呀。

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個有苦的世界啊!


所以,如果你理解到有一天我們終將離開這裡(這個世界),

而這個世界的本質、現象,都是虛幻,

那你還會覺得對方在受的苦是真實的苦嗎?

當然你還是可以幫忙,但你就不需要投入對方的劇情、

也不需要去幫他承擔他該承擔的功課了。

你想,你就幫個忙,但你對結果怎樣沒有執著。

過了就忘了,放下了。也沒什麼好執著。


____


以前我會覺得要「盡可能去利益眾生」,

但這個利益眾生之心,應該建立在「無所執」的情況

也就是在了解「空性」的情況下,

「不帶有執著」地,去做幫助別人的事。


「助人行為」的本質,

應建立在「當事人為自己負責」的情況下。

如此一來,才不會有「能量沾染」的問題。

(沾染=執著;或締結業力索)


幫助一個人,不是幫他做功課,

功課要他自己做!你做你自己的功課。


今天唸金剛經,真是收穫太多了!

推薦大家都開始唸,讓金剛經的頻率共振你。(心)


阿尼 合十


柳公權・金剛經(摘自維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