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3日

做自己的好戰友。

【自然】

過了35歲,我學會不勉強自己。

我發現以前重訓的時候,會忽視身體的聲音,追求一種「要很強」的感覺。如果沒有做到,就會責怪自己太弱了(可能教練也是這樣覺得⋯⋯但畢竟術業有專攻嘛!)。覺得要運動,但如果只是走路的話,好像太差了,應該從事什麼樣的運動等等。

明明很晚了該睡了,卻因為還沒修法,所以修到凌晨一點多,唸咒唸到睡著。靈魂可能已經出體去哪裡遠遊了,再拉回來,趕快完成迴向,再去睡。

經歷去年底的壽障之後,我對自己的要求降到「相當低」的程度,幾乎就是沒什麼要求這樣。因為只要一想用力,胸口就不舒服。一逼自己每天都要去做什麼運動,或者固定什麼時間點運動,就會慢慢累積壓力,到後來就不想做了。

我覺得很多事情,應該要「自然而然、發自內心」去做才對。沒有壓力地去做,才會長久。修行也是,工作跟關係也是。

我本來就是一個很不受限的人,從小就是。長大之後,我試圖跟隨某些作息時間表,但隨即發現,唯有「順隨能量流動、順著直覺走」,身體各方面的能量狀態才會最舒服。

所以我想這就是接下來的修煉主題:「自然」。


【停止制約】

現在我學會不逼迫自己,特別是跟自己的關係,順其自然。

想散步的時候就去散步,想懶在家裡的時候就懶在家裡。不想吃東西的時候,不會逼自己吃。吃不完的時候,就把盤中剩餘食物留下。(我會做佛教的佈施儀式)

*就算有些人會覺得「剩下食物很浪費」,但我覺得,若逼自己攝取多餘不必要的食物,無形層面就是在給自己「累積負擔」。我們人生的負擔已經夠多了,多到快把自己淹沒了。所以請盡可以減輕自己的負擔,從生理跟心理都是。

連結也是,人與人之間不一定要刻意保持什麼互動連結(保持善意即可),連結太多就使人煩亂,無法專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也許我現在正在學習收攝吧!)

人對自己的觀感,有很多都是來自社會壓力。

比方說,怎樣做就是不負責任、不夠好。加入宗教後,就批評自己不夠精進。

「制約」跟「標準」,束縛了一個人的自性發展。

也就是說,我們長期學習到這些社會架構跟意念植入,到後來,自己被「自己的心」困住了。心裡面有太多的框架、束縛。讓你活著都感到不自由。就算擁有再多錢、再好的關係或婚姻、家庭,也不滿足,覺得窒息。

總是在為一些事「煩惱」,或者總是有生活「未滿足」的部分、達不到的「標準」⋯⋯人就像是在一個大型的籠子裡,自己蓋了這個籠子,同意它的存在,以此合理化一切事物,然後又覺得受困。

不覺得很奇怪嗎?


我希望你可以從你的心裡面,解放出來。

那些你該做或不該做的事、該達成未達成的部份、所有該去而還沒有達到的未來、該放下但還有遺憾的過去⋯⋯

先放下這些東西吧,

回到當下。看看當下。

「你想要什麼,去做便是了。」

就去做,不需要去想「之前如何、以後會如何」⋯⋯就「注視現在」。

「執行當下你想做的事」,這樣就好。




【做自己的好戰友】

今天吃早餐的時候,突然有所領悟。

做自己的好戰友,就是在當下,可以跟自己愉快地相處。

不需要批評自己,或責備自己做得還不夠好、拿自己來跟別人比較等等⋯⋯這些都是不必要的。


我知道這對某些人來說可能做不到(通常我會聽到學生們這麼說),但如果我們一旦決定要跟誰在一起、進入伴侶關係時,這些「腦海中的聲音」就會被放大。也就是你已經給自己壓力了,所以就算對方沒做什麼事,你也會感到更有壓力。(結果就是你的反應,對對方來說可能莫名其妙)

所以應該先從自己開始,成為一個完善且獨立的個體,能夠好好跟自己相處。


練習在當下,思緒不要飄到遠方。

不去思考自己跟別人如何如何,而是將注意力收攝回到此時此刻。


做自己的好戰友。不要扯自己後腿,不要在能量場上插刀子(否定自己)。


______

我原以為,我是個對自己很寬鬆的人。但後來發現還是有緊張跟制約的成份,只是比較隱微罷了。現在我面對這些更細微的存在,發現還是有可以繼續前進的地方。我覺得很好。


我想成為一個坦然的人。即使世界要塌了,也可以帶著自己安然離開。

不論在何時何地,都可以跟自己好好相處。


能夠保護自己,愛著自己,接受自己的每一個片刻。

不要求自己太多,只要順順地來就好。

不責備自己未能做到之事,順從直覺就好。

不拿自己跟別人比較,看到自己的獨特價值。

看到自己的美好、帥氣的成份。這點很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