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3日

【夏至點燈儀式・會後感想】

【夏至點燈儀式・會後感想】

這次儀式開始時,父神就囑咐我要繼續做下去。覺得有點驚訝。

(我想,現階段台灣可能有許多人需要父神與光明的力量,才會有這場活動。)

舉辦這次活動是一個全新的嘗試,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因此特別開了冷氣降溫。



巫師們本就會在二分二至、魔法節日時舉行儀式,按照節氣生活與工作。

過去在魔法方面,我以持修自己為主,開課也是按照指導靈・魔法師梅林的安排來開課,因此沒有特別專注在為他人執行儀式這一塊。現在看,覺得整體蠻像是舉行法會的。

(*雖說是點燈,不過信財難消,也並非單純字面上的「點燈」二字這麼簡單。)

____


魔法的能量跟其他系統很不一樣,我擔任的有點像是接線生的工作。

很有趣的是,我似乎可以感受到燈在每個人身上造成的能量。透過點燈,可以感受到有些人身上很厚重、有些人則是輕盈的等等⋯⋯在「燈光明」照下來後,厚重能量好像一圈一圈的被剝除了。我也隨即進入冥想狀態。

在擺放名片牌卡的時候,我順隨直覺,將每個人的位置按照所需能量屬性,擺放在祭壇的東南西北方四個位置。(每個人落在的方位,會在週一時通知大家,提供參考)



這四個方位的能量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東方:創意、靈感、全新的開始、創造、創業⋯⋯

南方:突破、前進、活力、動能、蛻變(褪去舊殼)

西方:療癒、淨化、流動、轉入內在

北方:豐盛、金錢、安全感、沈穩、保護

這個步驟,其實是多做給各位參加者的,就算做也不必特別說。

但是除了父神的加持之外,方位能量的加持也很重要,所以就順手做了更多。

當天2:40開始點燈,到晚上八點多儀式結束。

有許多客人來信反映他們所收到的回饋,因此我把它們摘錄放在臉書

此外,本次參加者以需要「南方」的能量居多,

因此我研判,目前台灣有很多人是需要動能的。

祝福各位。

(下一次開放點燈是8/1・Lammas豐盛節之前。再留意。)











2024年6月18日

「仙果」白蓮霧


最近吃到一種很稀罕的水果,叫「白蓮霧」。

(據說白蓮霧的產期一年只有十天!)

首次在朋友那裡吃到白蓮霧時,真是說不出來的好吃!心情愉悅!

我咬一口整個人都醒了!(從台北市的昏沈氣場中)

白蓮霧整顆帶有清香、非常甜(但跟紅蓮霧的甜不同),

它的能量是上揚的,直抵上顎。

高頻、清爽,讓人感覺身心潔淨、被淨化了。

(皮不會像紅蓮霧一樣澀澀的)

白蓮霧自帶仙氣,感覺不像是凡間應有的果實,很像仙界的果子。

它的屬性很適合拿來供佛、供養神明。(很多人都這麼說)

這次託友人的福,在台南果農處買到產期最尾端的白蓮霧,覺得很好吃!

這是一種補能量的水果。跟一般水果(僅屬好吃)的能量不大一樣。

雖然有點貴,但是因為可能不好栽培,又產量稀少⋯⋯

這樣的罕見稀有水果,具有高頻能量的話,我覺得還可以接受。

總而言之,對白蓮霧感到非常驚嘆!希望大家有機會吃吃看。

(*也許市面上也可以看到白蓮霧,但我買到的果農家種的,特別好吃且能量高頻,我覺得是仙界給予的綠手指吧!有些人就是有這方面的(種植)天賦~讚嘆!)




因為上半年的白蓮霧產期已經結束了,下次產果要十一月,屆時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訂購資訊~



2024年6月17日

夏至・光明燈儀式(遠距)

摘自網路

【夏至・光明燈儀式】(遠距)

夏至Litha(古蓋爾語)是一個關於「火」與「光明」的節日,

按照凱爾特傳統,夏至時男巫女巫會燃起冓火,

祭祀偉大的父神-公鹿神,祂是陽性能量的象徵。

並祈禱太陽的神聖力量加持人們。

父神為我們帶來人生方向的指引、陽性力量的保護力。

父神是帶著權杖的王者,帶給我們智慧、榮耀、事業成功與版圖的擴展。

夏季即將來臨,太陽/父神的能量將來到高峰。萬物蓬勃發展、欣欣向榮。



摘自網路


在夏至節氣(6/21-23之間),光明的力量將來到最大。

阿尼老師接獲訊息,將在夏至魔法祭壇,為有緣者進行點燈儀式。

按傳統魔法方式,設立祭壇,為父母神獻上豐盛祭品。

在夏至Litha儀式過程中,阿尼老師將為參加者點燈祈福。

祈願光明的力量,照耀在參加者的身上。


橡樹。摘自網路



在夏至,古老父神的象徵,橡樹王與冬青王的權力開始轉換,

因此我們將以冬青葉、橡樹葉,同時祭祀這兩位王者。



冬青。摘自網路





運行時間:6/21-23之間擇定一日實施。

費用:500/人,時間約兩小時。(遠距)

報名方式:私訊法屋



注意:魔法儀式屬於秘密,不會公開。僅在結束後,寄送相關資訊。

遠距儀式結束後,請各位留意夢境訊息,或生活裡出現的徵兆。




2024年6月15日

「課程」8/30-9/1薩滿鼓課(東部)

千呼萬喚始出來⋯⋯這是一堂很重要的大課!

這次我們找到一個非常好的場地,可以看到海、並遙望海岸山脈。

學員將在綠意盎然的大樹下,手工製作屬於自己的薩滿鼓。


製作巫師的「法器薩滿鼓」是非常嚴謹的,

製作過程必須按照古法,並非幾小時可製作完成。


我們將前往隱密的大山間,製作一面薩滿鼓。

全心全意,在聖山、海風的吹拂下,編織你自己。



最近我閱讀了一篇令人感動的文章,談及太魯閣族女獵人的精神。


其中提到,「心要乾淨」才能上山。

我非常認同。


當我們的心「有很多追求跟執著」的時候,是看不見事情的。

做鼓的時候,要把心放下來,

在眼前當下,好好跟自己在一起。


「把自己照顧好,把來到你面前的動物照顧好。」夥伴這麼說。

的確,如果我們的心麻木冷漠,思緒紛飛,

那將會錯失掉很多禮物。


____

人因為追求便利,而犧牲了很多事情。

我們只想要快、快、快⋯⋯

包括靈魂層面的珍寶。

當人的感覺麻木不仁,將會失去很多東西。


印地安長老說,你無法買賣天空、空氣⋯⋯

當製作者的心念偏頗,缺乏敬意時,

鼓也會無法反映出,它應有的強大能量。

因為你的心,沒有跟它連結在一起。

但當你的心確實落在「此時,此刻」,

鼓則會發揮出它的力量。


____


做鼓這件事,是非常私密的事,

如同把你自己生出來,是像生一個孩子那樣。

過程完全是赤裸、真實的。


你如何看待自己?

你的心放在哪裡?

鼓聲會訴說一切。


製作一個薩滿鼓的起點、終點,和它的終點。

全部都是環環相扣的。

趕在「薩滿」一詞還沒有被用爛之前,

我希望大家可以思考,薩滿的真義是什麼?


____

薩滿的核心精神,是「敬意」。

是與大自然「和諧共處」之道。

我們要在這個精神裡生活,

尊敬大自然,珍視天空、山、海、大地。

珍視動物夥伴,珍視你自己。

敬畏宇宙與天地自然。


因此,

請珍視來到你面前的動物(這張鼓皮),

因為它是一個生命!


你對萬事萬物的態度,將會回到你自己身上。

請理解這一點。


_____


一面好的鼓,是可以用一輩子的。

認真地製作鼓,

輕輕地觸摸它。


不是用「製作樂器」的態度去製作鼓,那樣你只會得到聲音。

用「你身體的一部分」去製作鼓,

貼合你自己,你會得到靈魂。


靈魂的聲音,充滿力量,可被辨認。

它不空洞,

無需迎合任何人。

「做鼓這件事,只有自己。」

不為譁眾取寵,不為任何人。


「只是為自己,認真做一面鼓。」

「一個反映你自己的鼓。」

「像你的倒影。」






____

「鼓」是可以代代傳承下去,重要的儀式工具。

我在蒙古薩滿的家中,看到世代相傳・祖先的傳統薩滿大鼓。

其力量威猛無窮。

因此可說,「鼓」是巫師最重要的法器之一。


___


對於鼓,我們有一些講究。

只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作鼓。

以純淨的心念,做一面屬於自己的薩滿鼓。



如此,方可「以心・以鼓相會」,與天地萬物溝通。


身為鼓手之子,

我聽見人的內在,自然具足著節奏脈動。

那是靈魂的聲音,是天地之間的「共鳴」

我想喚醒,人裡面最基礎的「聲音」。



___


俯身聽著鼓的聲音,我可以聽到許多事情。

風會唱歌,水流也會。

鼓聲與心跳和諧共振。

心念於無形之間傳遞。


____


鼓,是與天地萬物連結的方式。

鼓與火,是人類最古老的共同語言。


【鹿之靈】

在薩滿力量動物的教導中,「鹿」象徵著智慧、純真、信任、與豐盛。

我們使用的鹿是在森林的大鹿(皮較大),不是梅花鹿(皮較小)。

關於追尋「鹿的醫藥」故事請看舊文:

https://jonny-reiki.blogspot.com/2017/06/blog-post_95.html

這批鹿皮已經在祭壇熟成五年以上,能量穩定、高頻、乾淨。不是一般的鼓皮。

鹿皮鼓具有豐盛的象徵意義,也是能量溫柔的鼓,帶著細緻高頻的振動。其聲音跟牛皮鼓有些不同。鹿皮鼓更能貼近我們內在純淨的核心本質,幫助我們回憶起初心。


https://jonny-reiki.blogspot.com/2019/08/830-91.html

https://jonny-reiki.blogspot.com/2022/07/826-28.html


【薩滿鼓的用途】

薩滿鼓是一個你與自己連結的重要途徑。

薩滿鼓可作為:

儀式使用(召喚神靈)

出神(冥想旅程/做夢體出遊)

聲音療癒(能量療癒與平衡、修復)

淨化空間(除穢)


⋯⋯或,你就是想做一個鼓!沒有理由!




【8/30-9/1薩滿鼓課】(三年開一次的大課)

課程時間:

8/30(五)下午三點至五點之間:

學員於課程場地會合,挑選鼓棒、擇鼓皮。

晚間六點:前往祕密地點。

(東海岸Chill時段,最晚請於晚間六點前抵達都蘭)


8/31(六)

舉行「鹿之靈」榮耀儀式(煙祭)

裁皮、測量

開始製作薩滿鼓

午餐(原住民風味餐)

製作薩滿鼓

(過程可能持續六七小時)

晚餐(自費/聚餐)

本日製作最晚於九點結束。

休息

9/1(日)

編織

製作鼓棒

午餐(原住民風味餐)

最後完成階段:結尾、裝飾

(預計於中午或下午完成製鼓)

下午四點:全體完成。


____


課程費用:26000元。

包含:大鹿皮一張、原木鼓框、鼓棒、午餐與點心費用。

場地住宿費用:兩夜・3100元。(雙床房型・有冷氣)

(不含火車站至民宿的交通費用(約幾百元))

地點:台東都蘭(報名後告知交通資訊)

報名方式:請洽法屋

____

本課程中,我們將自己製作一根鼓棒。

製鼓完成後,鼓需熟成一個月。再擇日舉行「開鼓儀式」。

開鼓儀式時,我們將迎接一個全新的自我。






授課老師:

Sawa Ciwas

泰雅與外省混血

是一個心理諮商師、家排師、榮格沙遊治療師
在國內外帶領「靈境追尋」vision Quest課程

靈境追尋保護者

是一位平凡的母親

近年亦致力於學習泰雅傳統織布



授課老師:

法屋阿尼

「成巫之道」書籍作者。
天地之心・能量療癒」部落格作者
法屋」負責人

是一位巫師、治療師、教育工作者。
身心靈老師。

也是一位鼓手的小孩。





2024年6月12日

為什麼要挑困難的路走?




端午節時我去採水,因為水桶不夠,所以到了部落的雜貨店購物。

阿姨非常親切的告訴我,可以在她店裡取水。

起初我並沒有放在心上,因為附近的餐廳阿姨也經常要我在她們家裝水,說是一樣的泉水來源。

但部落阿姨說:「哎呀!你去的地方很多人,何不在我們這裡裝?一樣都是從山上下來的,我們還有專人管理咧!我們自己都喝這個水!這個水很甜!又乾淨!我們不喝自來水!」

「你們在外面那邊裝的沒有過濾啦!人又多!來來來~我借你裝!」

盛情難卻,所以我只好跟阿姨裝了一桶水。

恰巧正逢午時,打開水龍頭,水質有種柔軟甜美的奇妙感。


我裝了一桶阿姨的柔軟好意,心中覺得溫暖無比。

但為了「端午節」的「儀式感」⋯⋯我還是照原定計畫,繼續前往山上採水。

隨著午時一到,整個天空都改變了能量,磁場變得清亮透徹。


我直覺裝水處會很多人,果不其然,幾台大水車正在那裡等候。

貨車後面大概有幾百個空水桶等待被裝滿。

水車佔據了兩個水管,車子停在最重要的裝水處入口。其餘兩旁是一般民眾。

因為主要的水管都被人使用著,於是我只好涉水攀爬到水源深處,取得幾桶水。

因為在小瀑布下方,所以很快褲子外衣都濕了。

但也還來得及做點供養。

大自然雖然不會向我們要求回報,但我通常會先給予,再請求。

這是一種禮貌,也是一種跟大自然相處的敬意、態度。


身邊飛來山神使者,一隻豆娘。牠告訴我,要小心石頭溼滑。

水流強勁,我小心地渉入水中,然後取水。

有時候我能聽到水的歌聲,像是快樂或不快樂等等。

我感覺我還需要去另一處取水,所以取完水之後,我就感謝離開了。



下一處是個峻嶺,陡峭的山壁,有幾條水流直衝而下。

我騰空採水,舉著空桶。像是在練重訓之類的。(20公斤的桶子⋯⋯)

我覺得這畫面無比熟悉,像是我在第一次做陰性鼓時的歷程。

參見舊文:

https://jonny-reiki.blogspot.com/2023/01/blog-post_26.html

https://jonny-reiki.blogspot.com/2023/02/blog-post.html

(今年八月底會開薩滿鼓課)



各處採集來的東西,我習慣親自確認能量與味道。

我喝了一口,發現部落阿姨給我的水,竟是最甘甜的。

不僅沒有什麼雜質,還很清澈高頻。水質柔軟、清淨。

原來如此!!!


我想起我之前捨棄大水塔溢流之水不用,卻偏偏要去路邊小瀑布,站在橋旁,用上半身伸出去懸空接水,為了安全雙腳夾住水泥橋面,結果磨破褲子的事⋯⋯

「啊!又被宇宙考了一次。」我心想。

「為什麼我簡單的路不走,卻要挑困難的路呢?」

是什麼原因,讓我習慣要走一條艱辛之路呢?

是因為這樣比較有成就感嗎?

難道「結果」會因此比較好嗎?顯然不是。

我是否覺得,別人鋪好的路、簡單的路,沒什麼樂趣?

我是否習慣凡事都靠自己?



放下簡單的路不走,偏要走艱難的路⋯⋯這顯然是個bug,我得好好檢視隱藏的信念。

我們是否習慣、或被教育,要歷經苦難挫折,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一定要百般奮鬥,遭遇險難,才能迎來甜美的果實?

我們是否覺得,單純平凡的生活太過無趣?一定要挑戰驚濤駭浪?

還是說,溫室栽培的水果不好吃,一定要去野地裡摘被風雨打過的果實?

⋯⋯人生接近中年,還要這樣搞自己嗎?(大笑)


____

就像這次去蒙古,是我少數請導遊帶、不什麼事都靠自己的一次出國旅行。

結果遇到非常負責認真的導遊,與靠譜旅行社,覺得很感激。

以前我都是自助旅行為主,當然行程自由彈性,但也比較辛苦。

所以,我準備好要讓別人來幫我了嗎?

「結果怎樣會最好、最有效益?」

也許這才是重點。

⋯⋯

也許靜靜等待是最好的


「有好走的路不走,偏偏要走難的路。」

以前我是個冒險王、挑戰專家。已經習慣了某種路線。

現在要我調適成安逸的生活,反而不大習慣。


但在我所知道的薩滿教導裏,

「一個好戰士,會克服內心的所有弱點。」

「一個好獵人,會潛獵他自己。」


因此,這次我看到了自己的盲點,打算突破它。


我決定放手,讓宇宙來帶領人生的下半場。

那些未知、不可知的⋯⋯

來看宇宙會有什麼更好的安排,不要事事都靠自己。

放下那些我「大主大意」的部分(台語),放下控制。

在我可以接受的範圍內,欣然接受宇宙的安排。


(我不會說命運的安排,

因為「命運是自己創造的」,一切都在於靈魂自身的意願。

我們隨時都可以做決定,要這樣走或那樣走,

人生至此,我知道一切都是「巫士的跳躍」。

一切都是自由的。


不管你事先寫好什麼劇本、一切都是可以修改的。

只要你到達那個境界,你自然可以決定一切。

最大的境界是跳進空白、未知。


祝福。


____



(在顯化投影機、冷氣之後,我很享受這一切。

我覺得最大的困難,在說服自己「同意」接受。

因為在我們之內,總有些地方「非常堅固」。

要說服這些地方願意「接受」,無疑是一種挑戰。

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挑戰。)



2024年6月10日

「修行」榮格的陰影論,與達賴尊者的話。

某天早上,可能因為能量的關係,

我想起榮格的陰影論,跟尊者所說的話。

記得上次帶團面見尊者,尊者跟我們分享了珍貴的道理。

從量子理論到佛法,他試圖用最簡單的方式向遠道而來的我們說明。


他說,這世界的一切現象是虛幻不實的(空性),

雖然看起來「像是真的」,但「卻不盡然是真的。」

“我們的「內在」,會反映於「外在」”(如金剛經所述),

而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去面對」⋯⋯

「去面對我們被現象所觸發的情緒等等,所有隨之而來的反應。」

「對這一切要保持覺察。」

「對內,要去懺悔、淨化。」

(我想他的意思是,透過淨化,去除內在的「習性」與「業力種子」~

也就是導致外在現象升起之因)

「對外,要知道這只是「看起來很像真的」的一種現象。一種對境。」

尊者接著與我們分享了龍樹菩薩的中觀論,以及鼓勵我們去閱讀相關著作。


我想起榮格的陰影論,

人們將自己壓抑、隱藏,不想為人所知的一切,投射於外境。

這些所謂的「陰影」,其實是一部分的自己。

只是因為不想接納、也不想面對,所以我們傾向於持續逃避,將罪責歸咎於他人。

「都是對方的錯、都是對方不好⋯⋯」諸如此類。



反觀近年來的體驗,我觀察到一些基礎重要的原理。

「當某個人的內在有「權威議題」時,他自然會投射出一個「外在的權威樣板」。

他認為他要去反抗這個權威樣板。外在的某個人因而成為箭靶。

但這件事,其實跟「外在他者」並沒有關係。而是當事人自身的議題。

ex.小明有權威議題,因而投射小花是他的對境。
____

這個邏輯,某種程度也可以反映在「酸民言論」上,

例如「仇富論」的人,其實內心是非常渴望「財富自由」的。


ex.黃仁勳炫風,新聞底下留言處開始出現一些酸民。

____


你仔細觀察,擁有財富自由的人,

他們對金錢的定義是比較寬廣、有安全感的。

而他們的內心狀態,也比較容易是快樂、平和、開放的。


但是內心匱乏仇富、酸言酸語的人,

則呈現一種「內心扭曲」的狀態。



其實,財富本身是中性的。

當我們勇於接納自己的陰影,承認自己喜歡錢、

喜歡擁有錢的感覺、喜歡財富自由的感覺,

對金錢打開,內心的扭曲狀態自然會消解⋯⋯

也會自然變成「容易豐盛」的體質!!


當我們對金錢充滿「拒絕」、「仇富」,

則是一種「受傷反應」。


要「療癒自身內在」的面向,

而不是繼續「將焦點放在外面」。

🤫

____

回到權威議題的邏輯。


有一天,當小明成功打倒了某個「外在權威樣板」(小花)時,

接下來他會發現,原來還有很多權威等待被打倒⋯⋯

又或者,小明自己成為了權威。

而很快他也發現,有人試圖打倒他。



這一切會在什麼時候結束呢?


這一切得在當事人意識到,他其實是想建立「自己的權威」,情況才會有所轉變。


當他發現並承認,他最討厭的別人身上,有自己想要的東西⋯⋯

甚至是他難以啟齒的、難以認同的部分(這某種程度也蠻像一種「深櫃」)

而對方其實就是當事人的「陰影」自身時,他才會迎來一個「與自己的和解」。



於是他才會意識到,原來「不需要用對抗的方式」去打擊別人。

「原來只要接受就好。」

接受自己的羨慕、嫉妒、投射⋯⋯種種不滿。

接受並安撫自己的情緒。

然後看見自己的好。

這樣就可以了。

對方自然會解除箭靶的角色。


而自身也會因為「成功跟陰影整合」,

而變得「更完整、更圓滿」。


____


「權威」這個名詞「看似略帶貶義」,其實卻是「中性的」。

誰不想成為自己的權威呢?誰不想對自己感覺很好呢?誰不想擁有自信呢?

但是,自信應該來自於:清楚認知到「自己的好、自己的優點」。



「建立自信」是一個逐步進展的過程,

要看到自己的好,要肯定自己。

雖然這對有些人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比起一直搞錯重點,以為外在世界的現象才是真的,來得「直接不繞路」。

____


「我們總是將自己的陰影投射在外面,自己卻渾然不知。」

「我們總覺得~誰誰誰比我們更好。卻沒有看到自己已經走了多少路了。」



我思維,所謂的療癒並不是一種外向的過程,

不是有人給了你什麼東西,把你治好。

而是一種自我覺察,自我發現,自我治療的過程。

這點必須透過我們覺察,「外在事件」引動我們什麼「創傷」而定。

透過療癒內在創傷的過程,徹底康復,於是外在事件就無法打擊我們。

我們的靈魂力量,也會越加強大、不可撼動。


_____


我再次思惟,這些年遇到的事,給我何種教育?

剛開始有種苦心栽培樹苗,卻轉眼成空的感覺。

起初很傷心,

後來我想,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情形?

我發現是「因緣」,是不可控制,一切無常的「因緣」。

所以內心就放下了。


最近當我再次去想,這樣有沒有什麼不好?

結果我發現:「原來這樣也蠻輕鬆的。」

就像脫掉一層厚衣服一樣輕鬆。


原來是這樣啊!

人生就是在一次次的脫殼、成長、蛻變。


仔細觀察現在來往的人們,

發現跟過去的人們完全不同。

這也是宇宙的一種祝福吧!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最要緊的就是,別把別人對你的投射放在心上。

因為那些都不是你。

真正的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認定。

是你說了算。

不需認真。



因緣就是這樣,

因為緣份具足,所以相聚,

因為緣份不具,所以分離。

沒有人知道相聚、分離的時間。

所以把握時間,好好相聚。

該分離時,就好好分離。好好離開。

珍惜在一起的緣分,

也放下已經過去的緣分。

要繼續往前走,看向未來。

未來,才是你要去的地方。



2024年6月6日

6/9薩滿沙鈴課程(台北)


在美洲印第安人的傳統中,
會使用龜殼來製作沙鈴。
圖左側為「白鷹藥靈卡」

 【教學單元:龜殼沙鈴】

龜殼沙鈴常見於美洲印第安薩滿傳統,沙鈴的周圍具有裝飾。有些是有手把的。我們這次製作的,是小的版本沙鈴,可以包覆在手中,相當適合女生使用。

(阿尼老師認為,這種大小的沙鈴,更適合透過聲音來驅動能量。)

在製作沙鈴方面,首先我們會先舉行一個榮耀儀式,來感謝烏龜成為我們的夥伴。烏龜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力量動物。在世界各地的傳承來說,烏龜都具有能夠「承載」、「承擔責任」、與「防護/守護」的力量。

烏龜也教導我們,要「慢下來」,「腳踏實地」的一步步前進、成長。

這樣我們的收穫也會是扎實的。(希望學員們能夠領悟此意。)

【沙鈴的種類】

一般來說,可作為儀式用的沙鈴,有分為「一般樂器沙鈴」、「龜殼沙鈴」、「蛋沙鈴」、「乾燥仙人掌沙鈴」(或雨聲棒)、葫蘆沙鈴。

樂器沙鈴純粹是作為節拍來使用,輔助聲音。但是能量效果是不夠強的。


【巫師的夥伴】

世界各地的巫師們,會使用「響器」來作為儀式的輔助工具。

「鈴鐺、沙鈴、鼓、種子樂器」,是常見的、巫師慣用的道具。

模擬大自然的聲音,像是蛙鳴器、陶笛、雨聲棒,則是少數會用到的。

我個人擁有過幾支手持的秘魯沙鈴,它們跟著我很久,其中一隻我把它送給學生了。

我開始製作自己使用的「龜殼沙鈴」,是在數年前經由北美印地安族人指導靈所傳授。裡面的種子等等,也收集到數種非常好的緣起物。

某日我在國外旅行時,意外遇見了一個非洲部落的人臉老木件,恰巧適合作為沙鈴的手柄使用⋯⋯一切渾然天成。

在那之後,我陸續製作了幾個沙鈴,但是我覺得最適合亞洲人的,還是手持的龜殼沙鈴(無柄)。


沙鈴作為儀式工具,能協助巫師/薩滿學習者更好地感知能量的流動、運行。

因為自己製作薩滿鼓,我對聲音是非常敏感的。

因為能量的世界是無比細緻與精細的,「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我們要能夠將能量「精準地」引導到我們想要它去的地方

除了當事人的意念之外,就是要有「合手」的工具。

所以我開設這堂課程,來教授最基礎的「龜殼沙鈴」製作技巧。

同時也因為它是一個巫師法器故,我們會進行相關的儀式。

(*我要再次告訴各位,從薩滿巫術乃至於西洋魔法,關於靈性學習的這條道路是漫長悠遠的,不是擁有什麼就等於什麼,請慎念之。(不是擁有手術刀就是醫生,也不是會念經就是和尚)

但,古典的巫師修行,通常會先從「學習製作自己的夥伴工具」開始。例如藥靈袋、儀式小刀等等⋯⋯這是好的第一步。)

【薩滿龜殼沙鈴的用途】

薩滿龜殼沙鈴本身可以作為:

召喚能量

祈請神靈

能量療癒

輔助儀式工作

更好地進入冥想狀態

等⋯⋯用途


【6/9課程大綱】

四方結界與祭壇

榮耀儀式:龜之靈

挑選適合的種子內容物

各式種子的象徵意義

開始製作沙鈴

乾燥、後續處理與保存

淨化儀式、安定、誓約。

薩滿沙鈴的使用方法與介紹

沙鈴的運用技巧(示範教學):能量療癒、祈請

實作小組練習


_____


課程費用:8500元(含鮮花、龜殼、種子、儀式材料、使用教學)

課程地點:度母療癒空間(近小巨蛋站・台北)

報名方式:請洽 法屋


授課老師:阿尼

「成巫之道」書籍作者
「天地之心.能量療癒」部落格作者
(瀏覽人數達220萬人次)

法屋」負責人
「法屋身心靈市集」創辦人

光的課程單子級次教師
臼井靈氣師父階
天使靈氣二階
印加薩滿
Munay-Ki傳承
梅林的魔杖課/梅林的魔法系統創始人
巫士課團體帶領人
塔羅課程講師

2024年6月5日

白舌頭與黑舌頭。

 【白舌頭與黑舌頭】

這次去蒙古,許多寺院的牆上,都掛有「可祈福的經文項目」。

因為看不懂蒙語,我們用google翻譯。其中兩行翻出了奇怪的意思。

例如:「白舌頭」、「黑舌頭」。


比如「黑舌頭」這個項目是一種經文,

至於念這個經的功用是:「讓黑舌頭閉嘴。」


好奇地問導遊,請問這是什麼意思?

導遊說:「白舌頭就是⋯⋯有人說你好話,但心裡並不這麼想。」


「喔!是『口蜜腹劍』的意思!」(或者阿諛奉承、拍馬屁也算吧!)」

「那黑舌頭是什麼意思呢?」


導遊:「就是說你壞話,看到你覺得羨慕、嫉妒這類的。」


「哇喔!!!!」(彷彿發現了綠洲)

「那我兩個都要XDD~」

於是立刻報名參加了祈福。

確定好祈福項目後(簡直像點餐,我還多點了很多東西),就走到寺院的「掛號櫃檯」,在這裡放隨喜的錢(供養),註明項目,寺方的行政小姐就會給你一張收據。並告訴你,何時可以來這裡聽喇嘛念經(修法迴向的時間可以過來)。

我覺得簡直是太酷了!

這兩年大家可以發現,因為台灣的大環境影響,所以有很多口舌是非、流言蜚語的事件。假消息、假資訊也很多。網路上不實的指控、網軍帶風向、用假帳號洗留言等等的事情,所在多有。所以也可以說是一種「口舌是非」的共業吧!

____


白舌頭與黑舌頭的故事還沒完。

我們隨著導遊走到一間非常隱密的小型佛教用品店。

因為要幫上師法會找東西,我們走進了這家店。

不知為何,我被櫥窗裡的一坨布吸引了目光。



雖然看不清楚上面寫什麼,但我直覺這堆東西能量很強,所以請老闆幫我把它拿出來。

這是一種特殊的三角形旗子,上面有噴火的劍等等⋯⋯寫滿了咒語。

導遊看了一下上面的字,大笑說:「這就是防止白舌頭跟黑舌頭的旗啊!」

我當下真是傻眼!竟然這樣也會遇到!XDD

老闆說,這個可以掛在陽台窗外。這種旗子具有「迴遮口舌是非」的效果。

(台灣人也太需要了吧!!!!!)



*接下來,我將會在八月仁波切來台灣舉行法會時,

少量地開放「白/黑舌頭旗子」請供。(限量)歡迎有需要的人留意法會訊息


2024年6月1日

【吉祥的白氂牛】





這次參訪蒙古的遊牧部落,其中一個蒙古包看起來非常的蒼老,感覺已有百年歷史了。

門口高懸著一隻白色動物毛的旗子,看起來非常帥氣。

我們問導遊這是做什麼的呢?牧人告訴我們,這是「家屋」的「標誌」。

是收集了「白氂牛的尾巴毛」所做的。

____

天藍得像假的

【蒙古的氏族家徽】

蒙古人擁有自己的「家徽」,也可以說是「圖騰」。

他們擁有代代相傳的烙鐵工具,珍貴地掛在蒙古包內(靠近祭壇處)。當放養的馬兒牛羊增添了新成員,牧民就會挑選好日子,把動物屁股烙上家徽,以作辨識。

(因為大草原上實在太多放牧的牛羊群,間或參雜野生馬匹等等,數量很多。透過圖騰可以快速知道這是誰家的牛羊,也以防走失)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時,獲得二十幾個家族的支持。因此每個家族的圖騰標誌,都放在一塊大石頭上(詳見在烏蘭巴托的成吉思汗博物館),成吉思汗像是一位部落共主、酋長,再透過版圖擴增,逐漸演變成巨大的國家。

日本的貴族、歐洲貴族們也有家徽,這是一個榮譽的象徵。我覺得很棒。

【吉祥的白氂牛】

這戶人家把白氂牛做成家屋的旗子,是一個好主意。

因為「白氂牛」在西藏是「吉祥、尊貴」的象徵。

一般的氂牛是黑色的(大部分都是),所以能有白氂牛是非常罕見的。

這道理類似動物群體中的「白子」。

「白色」在許多動物身上,都具有「純淨、聖潔」的象徵意義,例如歐洲的「白馬」、美洲的「白水牛」、西藏的「白氂牛」、印度的「白牛」(南迪,濕婆神的坐騎)、希臘的「白鴿」、美國的「白鷹」⋯⋯這些都是很好的案例。


美國印地安「蘇族」傳說中的神人:「白水牛女」,是一位教導人們獲得幸福的女神。白水牛女曾為蘇族人降下預言,教導他們煙斗儀式等神聖技術,然後就消失了。

在西藏,有許多傳說提及,山神會幻化成「白氂牛」。或讓國王、上師透過夢境感應,或是幻化為自然神祇的坐騎。

我自己則是在印度作儀式時,遇到山神的使者,一頭「白山羊」。


____

草原上風很大,走著走著,過沒多久竟然在草原地上撿到一小團白氂牛的毛!

因為不確定是哪個部位的毛,就問了牧民。

牧民說這是白氂牛尾巴的毛!(當地也有販賣氂牛毛髮做的毛繩)

因為草原的風很大,有時動物的毛就會被吹落在地上(就像寵物的毛團一樣滾動亂飛)

牧民因為天天跟動物在一起,還能清楚分辨哪個毛團是什麼動物落下的。

例如駱駝毛、羊毛等等⋯⋯真是火眼金睛。





心裡覺得很開心,是吉祥的緣起。

還在這裡抱了可愛的小羊羔(剛出生兩個月)。

要用一種特殊的抱法,小羊才不會掙扎。(牧民直接為我們示範)

牠們看起來都很溫馴可愛。這個遊牧部落相當有活力,雖然是以接待遊客為主,但大家各司其職,非常的好玩。也有許多體驗行程,例如製作奶製品、騎馬等等。

可愛的駱駝!

我們遇到一群蒙古當地的小朋友正在校外教學,他們真是可愛呀!(全世界的小朋友都一樣)

____


打羊毛


這次在蒙古接觸到許多動物,心裡很歡喜。

蒙古人對待動物的方式比較人道,更接近於友伴。

而且家家戶戶都很愛惜他們的馬,每個人都很喜歡馬。

他們喜歡馬,喜歡羊,甚至用羊堆疊的數量來計算建築物高度。

很奇怪的是,也許是因為大草原或人口少的關係,土地並沒有太多歷史記憶。

到處都很乾淨、舒服且廣闊。肉類吃起來也是舒服的,沒有沈重感。

我覺得是蒙古人臣服自然法則,與天連結,與大地親近,

廣闊的宇宙觀,貫穿他們生活的核心。

所以一切都是服膺自然而行。

心念所致,所以沒有沈重的部分。


就像印度人對待死亡也是稀鬆平常,接受自然運行,接受無常。

蒙古人也是如此的接受一切,熱愛生命。

在草原上生活的方式,已經融入骨髓、靈魂了。

那份原始的純淨,讓我由衷喜愛、敬佩,樂於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