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日

談關係中的「自我療癒」方法。

【談關係中的自我療癒】
前幾天在聊,很多藏人不丹人其實不知道什麼是憂鬱症。這不能怪他們。因為他們的身心跟情緒體是健康的。彼此基本上都良善以對,真誠來往,有話就說,就溝通。這歸功於他們從小就受佛法教育薰陶,了解某些事如果解決不了,就放下煩惱,不用再想。生活簡單,慢活。自殺自殘在佛教來講是重罪,所以以前的人不會這樣做。生活簡單,就好了。

但現在,人們的心思已經不像以前一樣單純,行為也往往跟所想的相反。心機重重,充滿目的,得不到就毀了對方。究竟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失衡的情緒體,失衡的創傷,並沒有人教我們怎麼修復。如果接觸宗教,那還好。有點向上光明的力量。如果只相信自己所想的,凡事靠自己,那很多事情其實沒辦法解決。想不通的,也穿不過去,結果就撞牆了。或者用激烈的手段。

我覺得「療癒自己」真的很重要,因為很多關係中的傷害其實是不必要的。就算他選擇把這些憤怒拿來傷害自己,當一個人傷害自己,同時他也是在傷害旁邊的人。當個體受傷,卻沒有「社群」的支持時,他很容易變成自己一個人去面對,想不通,就自殺了。

身心症之所以成為當代顯學,因為我們除了能量體失衡,也給自己製造了很多心理壓力。我列舉了三項步驟,讓一般人可以覺察情緒反應,不需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

步驟一:“「面對自己」。”

面對自己,是一把萬用鑰匙。
如果你一直以來都選擇逃避,那麼此刻你可以試著面對,跟這股情緒能量同在。
去完全感受這個痛苦或悲傷。而不是避開它。你要知道這只是一種感覺。

感覺不會殺了你,也不會危害你。感覺只是你的一部分,不是全部的你。
只要你面對它,看著它,它就會現身,然後逐漸離開。
就只要看著它,「正眼看它」。這樣就好。

有時候光是「面對」,就很有用。問題就解決了大半。

當你鼓起勇氣去面對自己真實的渴望、內在的情緒、煩惱⋯⋯真正去檢視自己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問題沒有那麼嚴重。但當你一直選擇迴避、不去看不去想不聽不理會,那它就變成恐怖的情緒怪獸、一個宇宙黑洞。哪怕你掉落其中,問題還是不會解決。

其實,只要「去面對」,就可以了。

此刻、真實的當下聲音、內在的心情如何?去感受,去觀察,同時保持一點距離,不論斷、不評判這是好是壞?「這就只是我當下的感覺」。接受它,觀察它,細細品味它,覺知它,任其自然發展,不涉入。然後這股能量就自然過去了。

你可能因此想起很多事情。想起事情的起始點。想起你是什麼時候開始感受到這股情緒的?這真的是你的情緒嗎?還是這是別人的?是家人帶給你的嗎?

“追蹤這個感覺的起源。你會找到答案。”

(記錄你所聯想到的每一件事情,用紙筆)
____________

步驟二:

“去思維:「除了接受(這股情緒能量),你現在能做出什麼樣的改變呢?」”

你要完全地與自己同在,真實地跟自己說話。

不是只是那種身心靈書籍上看來聽來的美好說法,而是真實的跟你自己對話。




步驟三:

現在你是有選擇的。
“你可以保護自己,你可以選擇一個讓你覺得有力量的正向想法。

這個想法可讓你「自我賦權」,而且推動你往人生正面的方向前進。”



鼓勵自己,看見自己做得已經夠多夠好,不需要與他人比較。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劇本,所以跟別人比較其實是一種病態的行為。

結果,

你很可能因此獲救。


所以,如果沒有先真實地與自己的感覺同在,並觀看這些感覺,這一切可能都不會發生。要能夠貼近自己,才能夠靠近答案核心。那很有可能只是一個陳年的印象陰影而已。看看你自己,看看現在,看看過去,有可能你認為的思路並不正確。你很可能低估了自己。

很多人都陷入在「對自己的觀點並不正確」所導致的痛苦。你錯估了自己,或誤會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這些我建議你都可以透過真實的檢視,再來下定論。(可以參考拜倫凱蒂的「一念之轉」四句話步驟 )

每個人都會有過程,誰能夠達到真正的完美?當年那個年幼的孩子要做到什麼樣子,才叫做很好?很有可能他/她已經盡力了。所以要能夠接受這個已經盡力的自己。接受自己。放過他/她。然後才能夠長成一個健康的大人。

一個真正健康成熟的人,能夠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清楚自己每個作為的結果,並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未來)。他/她不需要誰的同意或認同,他/她對自己的感覺誠實。他/她完全有意識地、清醒地生活。

要有意識、清醒地生活。



【重新變得完整】
當兩個人在一起,可能行為舉止會變得幼兒化。本來兩個人就很有可能是在用內在小孩的方式相處。但如果你的內在小孩是受傷的,且傷痕累累,攜帶著大量受創的記憶⋯⋯那要好好相處也不簡單,可能會變得很痛苦。

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可能達成原本完整的狀態呢?

失去了與內心連結能力的你/妳,需要先從「內在小孩」開始療癒。

如果你遺失了這條路徑,可以參考零極限(夏威夷荷歐波諾波諾療法)的書籍、一行禪師的書、或是某些身心靈課程。其實從哪裡入門都可以。只要可以到達目的地,從哪裡進去並不重要。

如果我們誤以為關係中的對方是一個物品,我們就會興起想要佔有、獨佔或控制對方的慾望。這來自於「害怕失去」,是一種內在沒有安全感的恐懼。

那麼,我們曾經失去了什麼嗎?

要這樣去問。去追溯。我們就會發現答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