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摘自這裏 |
每次上課都有一個主題跟實修技巧,由阿尼帶領。本課程將協助學員專注於今年大環境變動中,如何進行「自我能量提升」,持續積累、進化等等。(最近阿尼將用影片方式,初步介紹如何累積能量(福德),達到能量提升、個人意識進化(智慧增長)的過程!)
![]() |
圖摘自這裏 |
![]() |
圖摘自這裡 |
上課日期:本課程一共十堂。(*4/8不上課)
光的課程單子級次教師
![]() |
圖摘自這裏 |
![]() |
圖摘自這裏 |
![]() |
圖摘自這裡 |
![]() |
圖摘自網路 |
從前從前有一個女子,她不相信自己可以得到幸福,總是用各種理由跟藉口,說服自己不配得到、或不可能得到一段好的感情,她相信「沒有人會愛她」。
當有人想要靠近她,她就會下意識拒絕對方。即便對方喜歡她,她也喜歡對方,她內心就是有幾萬個理由阻止對方跟自己建立關係。
當她喜歡的人靠近時,她內心就會升起無數個小劇場,羅織創造各種劇情。
當她拒絕了對方,對方傷心落寞地離開時,她就會想:「看吧!就說他不可能喜歡我!這一切都只是場夢。包括他對我的好也都是假的。他根本從來就沒有喜歡過我。」
然後內心說服自己「不可能!」、「不可能會有人愛我的。」
然後把對方的表示跟禮物推到一邊。
但事實上,是她把對方推開的。
接下來,當對方離開後,很快地,她又會被痛苦折磨。她的心也是肉做的,也會心痛。她其實也想要得到幸福,想要被自己所愛的人深深愛著。但問題是,她就是做不到。而且,她也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就像是某個BUG,或某種模式,只有在兩個人關係靠近時才會發作。
她阻止自己得到幸福。而且有幾萬個理由。
她深深落淚,為這樣的自己落淚,也為自己得不到幸福而落淚。
她陷在自己的小劇場裡。
但是她完全沒有想到,自己的行為已經傷害了對方,也或者傷害了不只一個靠近她的人。那些人帶著心碎離開時,那些人的心也是肉做的。也會痛,也會流淚。而且不只一次。
最後,當她一個人待在角落時,她心想:「看吧!果然沒有人任何人愛我。就是這樣。」
有發現這整個行為模式的盲點嗎?
這個女子正在傷害自己跟他人,而且沒有得到任何好處。
她痛苦,旁邊的人也痛苦。
而且旁邊的人也不知道該怎麼正確地靠近她。
即使有無數周遭的親友希望她獲得幸福(即便她內心也渴望得到幸福),但她就是不允許自己得到幸褔。為什麼?
她正在自我應驗「詛咒自己」跟「相信自己不可能得到」的這個劇情,而這個迴圈是一個不斷向下墜落的迴圈,靠近的人如果一時不察,就會被拖進這個負面的迴圈。重點是,這樣的情況,並沒有任何人獲得好處。所有人都在往下掉落。
我很難解釋,這種傳統女性身上的業力模組,是如何禍害了女性群體幾千年⋯⋯
「受苦」模式並不會讓妳變得更好!醒一醒!
妳正在創造自己的命運。
妳選擇相信什麼,什麼就會應驗。
那些靠近妳的人,他們是無辜的。
而且所有的真心,都值得被好好對待。
當妳不斷折磨自己的時候,想想別人,別人也可能因此受苦。
那些愛妳的人,因為妳身陷輪迴受苦的劇情模式中,
導致妳完全感受不到她/他們對妳的愛。
折磨彼此,並沒有好處。
妳唯一要做的,就是從這個名為「痛苦」的「牢籠」走出來。
然後告訴自己「我已經苦夠了,現在我要相信自己。我做得到。我可以!」
「我值得一段快樂的、沒有痛苦的關係!」
雖然妳可能會這樣想:「真的嗎?我真的可以嗎?真的會有人愛我嗎?」
睜開妳的眼睛好好看一看周遭,真的沒有人愛妳嗎?真的沒有人對妳好嗎?
仔細地想一想,不管是朋友或親人,或乃至追求者,他們對妳釋出的善意表達,不僅僅是物質形式或關心問候,哪一個沒有出現在妳生活中,或圍繞著妳?
而妳的眼睛只注視著妳的苦痛,所以妳什麼都看不到。
把自己放空,停止注視妳多疑且充滿小劇場的心。
注視妳的外境!看看妳手上擁有的東西!
停止再把自己困在死胡同裡,停止催眠自己!
我這樣說是因為,有太多女子深陷在自怨自艾的劇情,根本沒有看清楚現實真相。覺得世界上只有自己最慘,最痛苦。但問題是,又不跟別人比較看看到底誰比較痛苦?我有一些個案,他們經歷的痛苦比你我都慘個十倍以上。
但當事人往往就陷在「我好可憐、我好慘、沒有人會來救我,不會有人來愛我。」這種自我詛咒的悲觀念頭裡,絲毫沒有檢驗過,這些到底只是妳的念頭,還是事實?還是是妳創造出來、並相信顯化的事實?妳還要待在這樣的劇情裡多久?
身為圍觀者,我很久就不在這個劇情裡,是因為我意識到,如果我跟當事人一起跳進泥沼裡,也不會比較好。兩個人只是一起下沉,一起痛苦,連帶「連我們的關係」一起陪葬。這樣沒有人會得救。
我不喜歡受苦的劇情,我喜歡快樂。關係本來就是要創造快樂的生活體驗,那是我們來地球上有權利體驗的事。生命不是只有痛苦,生命應該要有滿滿的快樂。要有新鮮有趣的事物。
如果妳相信一段關係只有某種可能,那妳就是在扼殺另一種可能。
如果妳也是這樣相信「受苦的劇情」,並擔任最佳導演與主角,把自己拖進這種小劇場裡,想陪葬自己的人生的話,那我勸妳看一看妳的長輩們,妳的媽媽祖母外婆曾祖母等等那些受苦受難的女性們,妳喜歡像她們一樣嗎?妳不希望她們得到幸福嗎?妳不也希望她們快樂嗎?如果妳不快樂,她們又如何能獲得快樂?
真的,我們不能再演出這樣的劇情了。
致所有這些「萬年受苦」的女性們,真的,苦夠了!夠慘了!可以了!
不要再這樣陷害自己了,好嗎?
請讓我們演出一個跳脫業力、皆大圓滿的劇情吧!
如果妳真的愛妳的父母,最好的方式並不是去認同她們的苦,而是要讓自己獲得快樂。當妳快樂,他們會看到,原來生命有另外一種可能。在那個可能的場景裡,是所有人臉上都有歡笑的。一個家族只要有一個人「業力脫鉤」,這個家族就有救了。
所以,請為了自己未來的幸福與快樂,做出一個不同以往的選擇吧!
請妳相信自己可以得到幸福。這不是為了我,也不是為了所有人,這是為了妳自己。也是為了所有愛妳的人。妳大可以不甩他們,但是終其一生,妳得跟自己待在一起。所以,請放自己一馬,也放對方一馬吧!
那些深愛著妳,願妳不再受苦的人留。
【梅林的魔法石】
“魔法石是巫師的心(智慧),魔杖是巫師的力量。
擁有智慧與力量,就可以自在地在這世間行走。”
精通魔法知識的高靈「魔法師梅林」,在約莫十年前,透過通靈傳遞的方式,開始教導阿尼魔法。在那之後,阿尼的前世記憶逐漸甦醒。從一個完全不懂「巫」為何物的人,變成一位巫師。(完整過程收錄在阿尼的第一本書中)
那段期間,內在自動浮現的奧秘知識,如同心意伏藏般出現。我成為魔法師的學徒,按照梅林的教學與引導,學習了各種魔法儀式,與製作魔杖的方法。我從召喚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的力量學起,然後學到魔法石、能量體治療、銀河星辰界的旅行等等。
祂所傳遞的知識系統,被我稱為「梅林式的魔法」,這是一種獨特的魔法系統,由梅林直接傳遞與教導,來自空性源頭,並服務大地。
梅林是一位精靈守護者,祂是西方的隱士仙人,也是睿智巫師的原型。
祂傳遞的魔杖課,協助學員們學習德魯伊的「樹薩滿」知識,接引不同樹種的魔法力量。魔法石則協助學員開啟,與「心的智慧」連結的管道。幫助你「連結高我」,排除雜訊,接收來自梅林的直接教導。
阿尼作為此知識傳承的傳遞者,謹守梅林所教導的古典「師徒制」傳承,遵從魔法的「守密」修行原則,作為一位密修行者,不公開儀式內容與法器,讓魔法復歸傳統「秘密教學/師徒傳承」的文化。雖建立巫團,但是一切均以小規模的教授為主。注重「實修」,與「心」的修煉。
魔杖課能協助您開發自己的力量與潛能,了解自身天賦。
![]() |
塞爾特十字。 我們將在本課程中講解塞爾特藥輪的概念 |
透過魔法石課程,你則會學習到如何連結內在自性光明,連結高我。
佩戴點化過的魔法石項鍊,能幫助您與源頭的直接連線。學員亦將在課程中,接受來自梅林的「二階白袍點化」儀式,這將協助您與內在神性重新連結,安住自性之中。
3/20-21【梅林的魔法石】課程大綱
本堂課有三個重點:
一、編織自己專屬的魔法石項鍊
(1)透過編織魔法石項鍊,學習編織自己的氣場。
(2)加入項鍊配件,注入特定的能量。(如力量動物、陰陽能量、日月星辰等)
*阿尼將講解曼陀羅的概念。
二、了解魔法石項鍊的作用。
魔法石項鍊的作用有:
(1)連結高我
(2)建立個人結界,隨身防護氣場
(3)增強跟「心」的連結;(智慧之心/自性光明)
(4)強化與指導靈的連結
三、學習兩個魔法儀式:
(1)驚嚇平復儀式(收驚/召喚靈魂碎片/療癒重大生命創傷/取回掉落在關係中的能量)
(課程會教導用遠距的方式進行儀式,學員須回到事件現場再做一次)
(這個儀式可以幫助扭曲的能量體回到平衡)
(2)土地平衡儀式(透過學習一種蛋魔法,平衡自己的陰陽能量、土地的能量;)
(3)再次熟悉魔法結界、祭壇、與召喚術。
授課老師:阿尼
上課時間:3/20-21上午十點到下午六點。
上課地點:法屋(台中市北屯區場地)
學費:12000元(兩天,含魔法石項鍊材料)
報名方式:洽法屋
![]() |
最近新買的鬱金香 |
高中時我很喜歡一本書叫「扶桑」。(我關注性工作者的議題,以及傳統性別業力,尤其是大中華文化架構下的傳統女性業力)這本書吸引我的是,作者對扶桑的角色刻劃非常深入,那些層層疊疊的詞彙,如同華麗的錦緞繡線,能量飽滿。(這本書的背景緊扣著美國華人移民史,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搜尋。)
書中的扶桑身為性工作者,卻展現了強大的生命力與寬容之心。我非常喜歡克里斯這個角色,他的懵懂與青年形象,以及他的良善、想要幫助所愛女子的關懷。甚至他學會了如何使用筷子!扶桑雖然接受克里斯對她的迷戀與愛,但也隨即發現,克里斯愛上的是一種更深層的符號密碼。扶桑最後選擇了跟死刑犯大勇成親,並回到中國。
作者嚴歌苓對此書的評語是:「扶桑的整個愛情故事就是一句話——『愛我吧,不要救我』。」這句話讓我感觸很深,也是我最近在學習的。
_____
我發現就算一個人活得再苦,當她是你的對象時,
她往往並不需要你的拯救,而是希望你愛她就好。
過去我不明白這件事。我只是希望能夠幫忙。
但殊不知這樣的心態本身就是不平衡的。
_____
這種拯救者心態,很多人也許有體驗過。例如男子們下意識想要英雄救美,或者是不小心掉進拯救者跟加害者與受害者的三角模式,或是強者跟弱者、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類的關聯性。
有些小孩對父母也會有這種心態。當父母命運多舛,陷入重病,或陷入負面循環模式(例如毒癮賭癮等等),或是物質條件/外在條件相對弱勢時,小孩可能會基於一種想要幫助父母的心情去愛,付出,最後可能演變成一種拯救者心態,希望把爸媽拖出泥沼。或是角色異位,小孩變成父母的角色、照顧父母並以為這是孝順的表現、進而犧牲自我等等。
______
前幾天朋友提到,「你到底是想要交女友,還是普度眾生?」這句關鍵話擊中了我,我的確是慣性把自己放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特別是當對方能量低落時,我就會不由自主想要幫助對方。因為療癒者體質,我非常容易共感到別人的痛苦。當我察覺到對方的苦,我就會試圖照顧對方,讓對方恢復到一個能量比較好的狀態。以前我沒有察覺到這件事。
______
後來我發現,對方只是想要愛而已。於是我總算讓自己降下來,好好看著這個人。
然後我發現,我是願意的。我會為那樣的人展開微笑。而且我不再想試圖去改變對方。或覺得怎麼樣比較好。以前我可能對一些看不慣的事情翻白眼,但現在我學會放手,畢竟我只能決定我自己這方面的事。
當我跟自己的關係平衡的時候,當我快樂的時候,我很樂意給出愛。
當我跟自己的關係失衡,我就無法給出愛。
______
「愛」,這件事本身是沒有理由的,它就是一個動詞。
愛就是愛了。它發生了而且沒有原因,也不需要解釋。
「因為諸如這樣那樣的理由所以愛你」,這聽起來似乎哪裡怪怪的。
彷彿愛需要滿足某些條件才能發生。
這樣到底是「需求」呢?還是愛呢?
當然愛之中可以包含需求,但需求不等同於愛。
需求只是一個條件的產物。
你現在餓了所以你吃飯,這是滿足你的需求。但什麼會因此激發出你的愛?讓你吃飯時心花怒放?則是另一回事。你吃的時候全心全意去吃,且吃了讓你快樂的食物,當下讓你很滿足的食物,你最喜歡的食物等等,這跟僅只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吃(滿足需求),完全是兩回事。
真正的愛是很複雜又很簡單的。
______
最近我學會,不需要為對方背負屬於她的功課,因為那不屬於我。我以前都太雞婆了,習慣把很多人的事情攬在自己身上,後來我發現這對情況沒有幫助,而我的健康甚至因此產生障礙。
______
當事人如果需要自己學習某一個課題,你幫助對方也沒用。比如就算你歷史都考一百分,對方歷史不好,但你能幫對方寫考卷嗎?你只能讓對方自己去寫。
(所以真的不要幫對方擅自寫考卷!)
______
過去我也愛過一些人,但我可能都用錯方法。
我誤以為要幫助她們(不管是世俗層面或是情感層面),才是真正的愛。
這可能是家風的關係。(我們家的人都是優秀的照顧者)
______
但其實一個人需不需要幫助,跟當事人的意願有很大的關係。
有些人想自己去面對問題,她需要的只是陪伴而已。
這時候你只要當一個傾聽者或是陪伴者就可以了。
不需要多作更多。
有些人面對難關時,的確會需要幫助,而且只願意讓最親近的人幫她們。例如我就是這種人。我很少開口,通常我只會對伴侶或好友求援。其他時刻我會自己想辦法面對問題。
有些人身陷險境而絲毫沒有發現自己需要幫助,這時候也許才是需要考慮出手的時刻。
但就算如此,仍然需要謹慎地觀察,覺知「我行動的動機是否正確?」還是只是想要展現自己高人一等?或者有時候也許當事人自己不明白前因後果,就是需要透過「跌一跤」的方式學習,那你也只能站在旁邊,看著,等待對方需要你幫忙的那一刻再伸手。
______
我覺得,在關係中,看清楚對方是「什麼樣的屬性的人」很重要,而且要存有「平等之心」。
之前我真是太自我中心了,我深深為此感到懺悔。
當我用「平等之心」去靠近對方時,我發現對方也更可以靠近我了。
(只能說觀世音菩薩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地讓我清淨業力啊!!)
______
*非常感謝宇宙捎來的訊息。本文起因自我在搜尋網路資料時,突然跳出扶桑一書的資訊,才重新回顧作者說了什麼。透過閱讀,我發現我自己其實下意識地安住在「無法脫下的助人工作者角色(彷彿這是一件衣服)」以及拯救者心態。
從而透過反省,覺察到許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