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4日

「愛我,不是救我。」談關係中的拯救者心態。

最近新買的鬱金香

高中時我很喜歡一本書叫「扶桑」。(我關注性工作者的議題,以及傳統性別業力,尤其是大中華文化架構下的傳統女性業力)這本書吸引我的是,作者對扶桑的角色刻劃非常深入,那些層層疊疊的詞彙,如同華麗的錦緞繡線,能量飽滿。(這本書的背景緊扣著美國華人移民史,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搜尋。)

書中的扶桑身為性工作者,卻展現了強大的生命力與寬容之心。我非常喜歡克里斯這個角色,他的懵懂與青年形象,以及他的良善、想要幫助所愛女子的關懷。甚至他學會了如何使用筷子!扶桑雖然接受克里斯對她的迷戀與愛,但也隨即發現,克里斯愛上的是一種更深層的符號密碼。扶桑最後選擇了跟死刑犯大勇成親,並回到中國。

作者嚴歌苓對此書的評語是:「扶桑的整個愛情故事就是一句話——『愛我吧,不要救我』。」

這句話讓我感觸很深,也是我最近在學習的。

_____

我發現就算一個人活得再苦,當她是你的對象時,

她往往並不需要你的拯救,而是希望你愛她就好。


過去我不明白這件事。我只是希望能夠幫忙。

但殊不知這樣的心態本身就是不平衡的。

_____

這種拯救者心態,很多人也許有體驗過。例如男子們下意識想要英雄救美,或者是不小心掉進拯救者跟加害者與受害者的三角模式,或是強者跟弱者、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類的關聯性。

有些小孩對父母也會有這種心態。當父母命運多舛,陷入重病,或陷入負面循環模式(例如毒癮賭癮等等),或是物質條件/外在條件相對弱勢時,小孩可能會基於一種想要幫助父母的心情去愛,付出,最後可能演變成一種拯救者心態,希望把爸媽拖出泥沼。或是角色異位,小孩變成父母的角色、照顧父母並以為這是孝順的表現、進而犧牲自我等等。

______

前幾天朋友提到,「你到底是想要交女友,還是普度眾生?」這句關鍵話擊中了我,我的確是慣性把自己放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特別是當對方能量低落時,我就會不由自主想要幫助對方。因為療癒者體質,我非常容易共感到別人的痛苦。當我察覺到對方的苦,我就會試圖照顧對方,讓對方恢復到一個能量比較好的狀態。以前我沒有察覺到這件事。

______

後來我發現,對方只是想要愛而已。於是我總算讓自己降下來,好好看著這個人。

然後我發現,我是願意的。我會為那樣的人展開微笑。而且我不再想試圖去改變對方。或覺得怎麼樣比較好。以前我可能對一些看不慣的事情翻白眼,但現在我學會放手,畢竟我只能決定我自己這方面的事。

當我跟自己的關係平衡的時候,當我快樂的時候,我很樂意給出愛。

當我跟自己的關係失衡,我就無法給出愛。

______

「愛」,這件事本身是沒有理由的,它就是一個動詞。

愛就是愛了。它發生了而且沒有原因,也不需要解釋。

「因為諸如這樣那樣的理由所以愛你」,這聽起來似乎哪裡怪怪的。

彷彿愛需要滿足某些條件才能發生。


這樣到底是「需求」呢?還是愛呢?

當然愛之中可以包含需求,但需求不等同於愛。

需求只是一個條件的產物。

你現在餓了所以你吃飯,這是滿足你的需求。但什麼會因此激發出你的愛?讓你吃飯時心花怒放?則是另一回事。你吃的時候全心全意去吃,且吃了讓你快樂的食物,當下讓你很滿足的食物,你最喜歡的食物等等,這跟僅只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吃(滿足需求),完全是兩回事。

真正的愛是很複雜又很簡單的。


______


最近我學會,不需要為對方背負屬於她的功課,因為那不屬於我。我以前都太雞婆了,習慣把很多人的事情攬在自己身上,後來我發現這對情況沒有幫助,而我的健康甚至因此產生障礙。

______

當事人如果需要自己學習某一個課題,你幫助對方也沒用。比如就算你歷史都考一百分,對方歷史不好,但你能幫對方寫考卷嗎?你只能讓對方自己去寫。

(所以真的不要幫對方擅自寫考卷!)

______

過去我也愛過一些人,但我可能都用錯方法。

我誤以為要幫助她們(不管是世俗層面或是情感層面),才是真正的愛。

這可能是家風的關係。(我們家的人都是優秀的照顧者)

______

但其實一個人需不需要幫助,跟當事人的意願有很大的關係。

有些人想自己去面對問題,她需要的只是陪伴而已。

這時候你只要當一個傾聽者或是陪伴者就可以了。

不需要多作更多。


有些人面對難關時,的確會需要幫助,而且只願意讓最親近的人幫她們。例如我就是這種人。我很少開口,通常我只會對伴侶或好友求援。其他時刻我會自己想辦法面對問題。

有些人身陷險境而絲毫沒有發現自己需要幫助,這時候也許才是需要考慮出手的時刻。

但就算如此,仍然需要謹慎地觀察,覺知「我行動的動機是否正確?」還是只是想要展現自己高人一等?或者有時候也許當事人自己不明白前因後果,就是需要透過「跌一跤」的方式學習,那你也只能站在旁邊,看著,等待對方需要你幫忙的那一刻再伸手。

______

我覺得,在關係中,看清楚對方是「什麼樣的屬性的人」很重要,而且要存有「平等之心」。

之前我真是太自我中心了,我深深為此感到懺悔。


當我用「平等之心」去靠近對方時,我發現對方也更可以靠近我了。


(只能說觀世音菩薩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地讓我清淨業力啊!!)


______

*非常感謝宇宙捎來的訊息。本文起因自我在搜尋網路資料時,突然跳出扶桑一書的資訊,才重新回顧作者說了什麼。透過閱讀,我發現我自己其實下意識地安住在「無法脫下的助人工作者角色(彷彿這是一件衣服)」以及拯救者心態。

從而透過反省,覺察到許多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