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日

「影評」阿查依蘭的呼喚,與領導者的困境。

阿查依蘭的呼喚】

第一次見到大後部落廖莉華頭目,是在前幾年大狗部落的五年祭。那時她身著黃色滾邊袍子,頭戴熊鷹羽毛,非常華麗有氣勢,但又很特別,因為她獨自一人前來,如同孤鳥⋯⋯不像一般頭目旁邊總有家臣隨從。她就一個人擺攤賣些自己串的琉璃珠、奇拿富等。

聽vuvu說,大狗部落跟大後部落本來是同一個家族,後來因戰亂分散,一邊到了泰武佳興下面定居(位於河側),另一邊則是現今位於台坂的大狗部落。說起來兩者就是兄弟部落、或姊妹部落這樣的友好關係。

廖莉華與大後部落舊頭目家屋(圖摘自網路)

去年在網路上看到電影阿查依蘭籌資的消息,聽聞廖莉華頭目要復振舊家屋,覺得很感佩。任何人要復振早已埋沒在荒野山林間的舊部落、舊頭目家屋⋯⋯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現在這個年代,頭目的地位已經不若以往重要,要當頭目除了要有經濟實力,還要有號召力、人脈、資源⋯⋯方方面面都要具足,是很不容易的事。

舊時代的排灣族頭目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就如同一國之君。頭目擔任領袖的角色,整個部落的人都必須聽從其發號施令,在靈性層面上則有巫師輔佐(執行祭儀/禮),也是因為這樣,透過整個社會架構環環相扣,排灣族群的傳統文化才得以完整維繫。

但如今,頭目的角色往往只是一個虛名,因為其職責功能,更多是被現在的「村鎮鄉長」所取代,因為後者既具政治地位又能夠分配資源,族人也不若以往那麼主動遵循傳統架構。

因此,我們很難想像,一國之君需要淪落到去工地打工,去做最危險的工作。

例如到大城市去做板模或是綁鋼筋,在高處爬鷹架⋯⋯那往往是用生命去拼搏,且毫無保障、風險極高的工作。這在漢人的眼中是不可思議的,因為大部分我們都停留在「當領導者一定很有能力、很有辦法或家裡很有錢」或「從事政治一定油水很多」的傳統觀點,認為能治國者一定是佼佼者、能掌握公器就代表掌握很多資源⋯⋯

各位,但在原住民族的狀況完全不是這樣,「頭目」是類似於「榮譽職」的角色,是要為整個部落族人謀福祉、憑一個人的心智與實力去付出的。這也難怪現在有很多族人不願意當巫師、或繼承頭目,因為用現代人的角度去看,這實在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以前在國民政府尚未來台前,部落能維持獨立的運作,頭目還能夠接受納貢,人民也不需要用到錢(貨幣),過著相對單純、以物易物,自力更生的生活。排灣族是貴族平民制的階級社會,臣民會向頭目納貢小米與肉等等,而頭目必須照顧鰥寡孤獨者、長者孤兒等,並照顧整個部落的大小事,按節氣時間舉行歲時祭儀。

但現在,誰還納貢呢?每個人都必須要靠自己。

的確,在身分證上,廖莉華就只是一個普通國民而已。

她要想辦法養活自己,還要以單親媽媽的身份養小孩。

這何嘗容易?

電影「阿查依蘭的呼喚」
主角廖莉華頭目(圖摘自網路)

本電影「阿查依蘭的呼喚」就是在呈現現代頭目的困境。當一個人要獨自面對整個部落一個月至少十幾張紅白帖,每個場子都要到場或至少要包紅包、白包,這樣就多少金額了?就算不吃不喝,也要想辦法生出來。族人的婚喪喜慶、部落的大小祭儀祭典,也都要花錢。

身為頭目又不能不辦,因為這是實踐維繫傳統文化的象徵⋯⋯

以我在大狗部落的側面觀察,不管是何種祭典,「重要儀式」通常都要殺豬。殺一頭豬就要上萬元,有時一個儀式需要殺好幾頭豬(例如之前撰文的立巫儀式)⋯⋯豬在這裡是給祖靈的祭品,也是傳統儀式要用的,不能省略也無法取代其重要性。

此外,頭目又要招待所有遠地而來的朋友、賓客、以及本地部落的族人、工作人員等等⋯⋯現代的頭目,如果沒有家產,或沒有經濟實力,要怎麼能支應如此繁雜龐大的開銷?

所以各位就知道廖莉華在面對的,是一整個結構性的事情。這年頭,要當頭目是很不容易的,特別是當你身無恆產,你的家人族人又要仰望你、期待你⋯⋯可想而知那個壓力有多大。

現實層面肩上的重擔不說,不光是金錢開銷、眾人期許⋯⋯來自「祖靈」的眼光,也殷殷盼望著廖莉華能夠復振頭目家屋。電影中,巫師Selep來支援廖莉華,陪伴她回去舊部落祭祀。頭目家屋早已淹沒在野草中,藤蔓攀附包圍了黑色石板。祭祀後,祖靈降靈/附身透過巫師傳話,告訴廖莉華,人間的辛苦「祂們都知道」⋯⋯廖莉華落下了淚水。只因這段期間所受的苦,被另一個世界理解了。

【領導者的共業】

觀影的我,也同步紅了眼眶。那是什麼樣的考驗?身為領導者,當你做著為大眾服務之事,卻要面對有些人不理解你、甚至用另一種眼光看你,不管是投射、譏諷、嫉妒等等⋯⋯你難免會覺得嘆息。肩膀上的責任與壓力,到底是為誰辛苦為誰忙?

有時候真的會問自己,為什麼要這麼累?有種孤寂且不被理解的感覺。彷彿付出再多的努力,對某些人來講只是理所當然。難道沒想過一走了之嗎?難道沒想過只顧自己就好嗎?但問題是,這就是上面給你的任務,你只能選擇承擔,然後把辛苦、難處往肚裡吞。

昨天我跟一位在其他領域擔任領導者的友人通電話,她也同樣面對著困境,那就是不管做得再怎麼好,總是會有人不同意、唱反調、扯後腿、為了謀取利益而靠近、沒有利益可圖時就離開⋯⋯有種熟悉的既視感。似乎這就是擔任領導者的宿命,或者說共業吧。

看著電影中的廖莉華面對部落的分裂、意見不同、碰軟釘子等等⋯⋯心中覺得不捨。箇中滋味紛上心頭,無力,覺得太難了。

真的,但是你又必須要做。

【領導者的困境】

這些年在身心靈界或宗教界,所扛之壓力大概就在今年爆發。出書之後,尤其有感。每天我大概都在能量場上發現許多投射。我很訝異,原來眾人口中所說的愛與光明,背地裡是深不見底的黑暗(噢我真的蠻歡迎大家來試試看這個角色,體驗一下。)

大概人們只傾向於收看表面光鮮或貌似成功的部分,而忽略了背後所需付出與承擔的艱辛。(大家把事情想得太美好了,身心靈老師或作家不是那麼好當)

有時候想想,真的要不是有許多朋友與貴人、老師們的支持,要不是還想好好教幾個學生,把他們拉拔長大,我大概早就做不下去了。(抱歉腹黑發作)

但真的,有些事是你必須爬到某個位置之後,才會發現的。你所經歷的過程,只有你知道。不管是在哪個領域,在這個位置的人,恐怕都面臨同樣的考驗:承擔高度的壓力與責任,還不能出錯,然後眾人對你高標準的期待、緊湊的生活節奏、過度/高強度的工作⋯⋯長期下來,誰能承受得起?(特別是身體方面)

這不是一兩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就能安慰說服的。

看著電影,我只有一句話:「靠意志力在撐。」

(真的,久了大概就是這種感覺,燒福報、燒生命力、燒腦⋯⋯然後你就會開始變得厭世,不大想再做事。反正做事也只會被嘴,嘴你的人又不做事。做不好被人嫌,做得好被人嫉妒,到底?!)

這就是現在台灣領導者們所面對的困境。我不是說所有人都是如此,但至少我身邊接觸到的一些行業裡的人是這樣。有時候只能抱團取暖,互相勉勵彼此。希望有一天會過去。(祈願隔天早上起床又是新的一天)

這跟我在電影裡看到的,有很多類同之處。






排灣族傳統紋手文化(圖摘自網路)

【當領導者著實不易,需要智慧與勇氣】

當頭目真的是很辛苦。

這些年我觀察到,部落頭目要在各方派系角力下,試圖取得最大的平衡,不僅要跟各方勢力周旋,還要為族人謀取福利、帶領部落向上⋯⋯要發展經濟、又要發揚傳統社會文化⋯⋯我覺得簡直就是迷你版的「台灣與國際局勢」(可能是一種土地的業力吧),這是多麽需要智慧與勇氣!

好險廖莉華不孤單,有古樓、其他部落的老頭目支持。

電影中,她不慎在工地被刺傷腳,傷口深可見骨,縫線擦藥,兒子女兒在旁默默察看⋯⋯在紋手之時,一邊忍耐⋯⋯在兒子半笑半哭著說:「她總是故作堅強」⋯⋯我見到一個非常堅毅而有勇氣的女性,單憑己身之力,想辦法要撐起一個家,還要撐起一整個部落。

因此,我非常推薦各位收看電影「阿查依蘭的呼喚」,特別是請把握電影院的場次(放映時間所剩不多)。我個人覺得她是一位非常真誠的頭目,也是憑藉著對祖靈的信心,不斷奮鬥的人。希望各位可以支持她!也支持頭目家屋籌資的計畫!

電影「阿查依蘭的呼喚」官方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thewayhomefilm20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