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

【我的玻璃小馬。】




【我的玻璃小馬】

親子議題總是難解,尤其在於父子、母女之間更是如此。

這陣子做了一個問事個案,其中一題是想改善親子狀況。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但感覺很迫切。

我問了菩薩,菩薩說:

「當女兒送媽媽母親節禮物時,媽媽不要沒反應(面無表情),或挑三揀四(碎碎念)。反而要對孩子說:「好棒喔!謝謝你送我這個禮物!我會好好珍惜它。」」

雖然不知道菩薩為什麼這麼說,我還是轉告給個案。

(個案表示完全說中了。XDD)

_____


身為父母,其實對於收到晚輩的禮物一定是開心的,

不管送什麼禮物,都是感覺被珍視的。

但如果送禮後反應微小,送禮的子女可能會很氣餒。

(情緒價值要給好給滿,不可以沒反應喔!)


有些人會說:天啊~這樣當父母也太辛苦了吧!太內耗了吧!

但其實這也是在表達你愛她、你很謝謝她的心意與付出。

這樣子女就會感覺「被鼓勵、被接受了」。

_____

或許她們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已經精挑細選(禮物)了。

但如果父母還不滿意,那這樣子女真的會「壓力山大」。

所以當你是父母,你收到禮物時,一定要好好的表達。

_____

苦於無法改善關係的狀態,我想所有人應該都很著急。

有些親子關係的「距離感」是長期造成的,

雖然無法一下子說改就改,

但是,至少釋出善意是必要的。

(我希望大家都嘗試看看。)


_____


【我的玻璃小馬。】

我跟個案說了一個小故事。

小時候⋯⋯大概我國小時,因為小學生沒什麼零用錢,

要送媽媽母親節禮物時,我只能去逛夜市。

那時候有很多玻璃水晶的小飾品攤,亮晶晶的很可愛。

有玻璃小馬、金魚、蘋果、各種動物⋯⋯

有一年,我挑了玻璃小馬、貝殼之類的送給媽媽。

然後畫一張手繪卡片,祝她母親節快樂。


我媽是金牛座,很少表達她的情緒。

她通常看起來很嚴肅,經常板著一張臉。(工作壓力大)

她下班回家都很晚了,所以我通常如果要跟她溝通,就是留紙條給她。


母親節時,我通常只會看到桌上的卡片跟禮物被收走,表示「已讀」。

但隔幾天我走進她房間時,我就會看見那些亮晶晶的玻璃小飾品,

被擺在她的梳妝台上「第一排」位置。

那裡有一個三層架,她會把那些小飾品放好。

這樣我就知道,媽媽收下了我的禮物。

而且她很珍視、很開心。

_______

若干年後,

當我們從那間房子搬走(我都讀大學了),那些小飾品還存在著。

我也發現,我媽把我小時候寫給她的一些有趣紙條留在抽屜裡。

我搶救了那幾張紙條。

那是我珍貴的童年回憶。

______

我想,那個年代的父母雖然嘴巴不甜,很少給予子女肯定,但都是用行動來表達。

(同時,你可能會從千奇百怪的地方,獲得父母的真實反應)

就像我聽到我媽對我「有所稱讚」,竟然都是從「她朋友」那裡聽到的。


高中時,暑假回老家,某某阿姨會說:

「昨天我們聚餐,你媽稱讚你如何如何⋯⋯聽說你作文比賽得了佳作。」

我很詫異地說:「蛤?可是我跟她說,她都沒反應。(她繼續看電視)」


上大學時,有一天去店裡,我媽去上廁所。

某阿姨笑著跟我說:「你媽說你現在在社團擔任社長,她很欣慰。」

我說:「什麼?但她在我面前都沒有反應啊!?(我真的充滿問號欸)」

某阿姨說:「矮油~你媽媽真的很愛你啦~」

然後我媽回來後,她們就繼續喝酒。(若無其事)

哈哈哈~

____

時代改變,現在的年輕世代需要更多鼓勵、讚美、支持與肯定。

因為大家工作壓力都很大,回家時需要被理解、被接納的感受。


父母需要把愛說出來,透過愛、讚美的方式,來表達鼓勵與溫暖。

孩子需要勇於行動,勇於表達,多多關心父母。


這樣親子關係也會更好。

____


謹以此文,祝福全天下的父母與孩子們。


撰文:阿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