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7日

「家」,最初的想像,最終的渴望。


(我坐在IKEA的沙發上寫下這篇文章)

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在不同的家飾空間裡,我很快理解到,IKEA販賣的是不只是「傢俱」(商品),而是人們「對家的想像」。

多麽高明的商人啊!他販賣的是一種想像、定義,大過於商品本身的價值。


我們對「家」的定義、尋找與夢想,建築在原生家庭的環境培養。一旦我們有能力能打造自己的家,能夠獨立生活後,「建造一個心目中理想的家」似乎變得不那麼困難了。

一個「給自己的家」,或是「與伴侶一起生活的家」,您的家是哪一種呢?一般來說,人們需要有前者的完整經驗,才有成功打造後者的可能。

但是即使有了錢、寵物、書、舒適的沙發、隨手可得的電影⋯⋯一切軟體硬體都有了,我們仍可能感覺「孤單一人」,覺得寂寞。

而在稠密的太過靠近的原生家庭生活裡,我們則需要喘口氣,保持一點距離。但離家太遠,我們又失去了生命力,如同植物失去了根,失去土壤,終生找尋。

我想,我們跟原生家庭的距離,正是我們與「心底深處的自己」的距離吧?那麼遠又那麼靠近,想躲開卻又依偎在一起。無法失去也無法割離。


你是否也想要有自己的一個家?

一個自己的去處,可停留的居所(像候鳥在地球上暫時的家),提供安全感與保護、遮風避雨之處?

但絕大部份的情況是,我們可能會耗費一生中大部分的時間在努力工作賺錢,以購買一個接近心目中理想定義的家。那個家可能是一棟房屋、一戶大樓單位,一個建商正在打的廣告案。在成功購買了房屋並開始支付房貸後,人也住進去了,才會發現也許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我們並不會因為購買了實質的可住宿單位,就擁有一個自己的家。這只是一個開始,而不是一個結束。

當你開始面臨大大小小的幻滅無常⋯⋯最終才發現,
我們想要的,遠不是「物質條件上的家」,而是「心靈上的家」。


有些人即便不具備物質上的家(一間/一戶房屋),他仍能將所到之處打造成屬於他自己的家。這些人也許住在山洞裡如隱修居士、或者住在拖車上四海為家。或者打造公社,或者同居住宅⋯⋯一切只因為,他已在自己身上找到了心靈的家。即便他看起來像在流浪,他卻不像是「沒有根」的人。

他身上有一種歸屬感。一種安定的感覺。
他的心裡有皈依/歸依。

所以他到哪裡,都可以活。

這跟那種只要脫離原生氣候條件便會死去的植物不同,這樣的人可以隨時落地生根。如野火,如風。只要一個定點,就能建造屬於他的一個世界。

對我而言,找到「心」的家比找到物質條件的家還重要。即便只是一個小屋,一個房間,只要人與大自然沒有失去連結,心靈有依靠/皈依處,就是真正的歸屬感來源。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認為「道場」或「心靈場所」比他原生家庭的「家」還要像他認同的家。

事實上,每個人都需要找到「心」的歸宿,才不會在天地間漂流無依。


攝於巫士課

『支點』

每個人都需要找到一個「支點」,透過那個支點,人才能發揮自己的力量,跟天地對話,對世界造成貢獻,服務人群,榮耀神靈。

「家」就是那個支點。是靈魂來到這個世間的第一個支點,也是起始點。當你能夠穩穩站在這個支點上,你就能發揮你的力量。

如果種子落在良好的土壤裡,植物便有極高的機率能順利成長。但也有的種子遇到了不盡人意的環境,因而覺得無法活出自己的力量。覺得自己渺小卑微、沒有去處,覺得天地間無有真正可紮根立足之所。

所以,我們首要的,是療癒自己的這個「起點」。
很多困難/問題,便會自然解決。

為什麼?因為有很多問題都是環繞著這個核心:「原生家庭」而展開的。當我們來到地球上,也許你的肉眼再不能看見父神母神後,祂們以一種可見的形式顯化在你的生活裡,也就是你的人間父母。

我們在這個點上發生過什麼事?

「家」,「家庭」,「家族」⋯⋯我們在這個起點上發生過什麼事?

那是我們人生中第一個支點,是提供安全感與遮蔽、保護之所。以此經驗,我們成人後才學會了如何「築巢」。若是你曾遭遇風暴,或遭炙陽燒灼,於心無依⋯⋯或者你也選擇逃離了大半輩子,最後你會發現,終究得回頭來面對這關。


「家」,承載著我們所有人的想像。


「家」,是源頭賦予我們的一個現世安頓之所。無論它再怎麼陰暗,過程再怎麼曲折離奇,心,終究要以此為道、以此為方向。以此為根,為起點,持續探索下去,直到回歸所有人類永恆的家⋯⋯那遍在一切的光,源頭,自性,無以名之的,造物主,光。

我們所有人終要回去,終將抵達。
從此而來,亦將回去。魂歸彼岸,故土。

「家」,給自己一個家,或開始修復你的家。
修復你對愛的看法。

給自己一個家。
















寫於母親進塔後。

*對家庭議題有興趣的朋友,Sawa老師12/22將在法屋帶領家族排列工作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