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1日

巫士課:「場」的練習。

「場」的練習。

女友最近借了我在台北的空間開染布課。但因為很多事情要做,我一直還沒有機會到現場走走看看。昨天晚上回到台北的教室,一到陽台就覺得充滿小精靈(明明只是夾了一條繩子可以綁染好的布(肉眼看起來),但我卻看到精靈們比以往更活躍(能量上是這樣))。

打開門之後我「哇~」了一聲,因為整個空間已經轉換成她的「場」。充滿她在台中家的氛圍(當然包括隨性的水槽也是)。她的場是一種潔淨、明亮,特別是讓人能夠感到放鬆的特質。能夠親眼看到這件事真的很奇妙。因為她總是說整體巫士課讓她最懷念也最喜歡的,就是營造「場」的練習。

對我來講這其實是一個很小的技法,但是不知為何人們好像都很喜歡、並重視這些項目。很可能其實人們總是在我沒有注意到的地方發現美感。

「場」的練習,是讓人可以清楚感覺到「隨著每個人的心念不同、能量不同,所營造出的場域也是不同的。」坊間有各種店舖/老闆、乘車時有不同車輛/司機,每個空間都是他們的小宇宙。走進這些小宇宙,可以感受得到他們對待萬事萬物的看法。也可以感覺得到這個人的狀態差異。

我走到那樣的空間裡,看見她擴展了她的能量,包圍了一塊區域(上課區),這裡的氛圍簡直就是她台中家嘛!而且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跟旁邊我與合夥人的兩處祭壇能量,非常的不同。簡直就是一個空間裡,同時存在著三個小宇宙。

好像可以從旁邊清楚看見有三個大氣泡在這裡。
可以切換視角,氣泡裡空氣濃密度、各自攜帶的風格也不同。

當然等我們坐進去氣泡裡,展開慵懶的居家休閒模式後,這裡的氛圍就又變化了。對於能夠清楚看見其中的變化,覺得很不可思議。

對我而言,究竟「家/道場」的定義是什麼呢?我總覺得那應該是很寬鬆的。

空間不斷的轉換著,護持的對象也有所不同。隨著空間調性不同、主題不一,似乎都有所變化。最高的紀錄是我同時有北中南三個教室。但心力有限,實在無暇維護,特別是我個人其實是隱遁型的人物,所以不大能長期接待大量的訪客。遂收掉了其中一個。

走到這裡,特別是今年,逐漸意識到「在生命中,能夠做好一兩件事情就值得喝采、已是萬幸了」。我喜歡做菜、寫作,與人交談,或者營造舒適的場域。在這趟生命的旅程中,能夠欣賞到不同的風景,覺得非常幸運,也感謝著。

每個人所在之地,就是他/她的,他/她的道場

我是一個參訪者,在地球來來回回。
見證生命的奇蹟,在旅遊跟書寫的過程中找到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