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4日

「所謂共好。」

前幾天結束法會後,睡前,我問自己也問身邊的人「感覺如何?」

(其實我經常都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好。可能是對自己要求太高,或者過度完美主義的傾向,總是會看到有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但忽略已經很好的部分。)

身邊人不愧是智慧女子,總是可以給我客觀的意見。

她說:「你的動機跟出發點是什麼?這才重要吧。」

我想了想,答:「我的出發點,的確是單純想要幫助大家沒錯。因為一來,我不缺錢,二來是因為大環境影響的關係,很多人感到很凝滯,才上台北辦這個法會。不然我其實不用弄得這麼大,我自己在家修持迴向就可以了。」

女子問:「如果你的出發點是利益眾生,那你在擔心什麼?」

我說:「說得對。也許我是在擔心別人的看法。」

女子又問:「那你覺得上師會怎麼想?」
我:「其實我每次跟他提舉辦帶領共修的事情,他總是說『去做呀!去分享!我給你授權。只要是可以利益眾生的事,你就去分享。』」

女子:「對啊,上師不也鼓勵你去做嗎?上師看的是你的發心吧。」

我:「嗯。我是這樣想的。我可以為人們作「引介」的工作,讓更多人認識上師跟佛法。有時喇嘛來帶領儀式,有時我來作比較詳盡的講解跟分享,帶領活動。畢竟很多時候時間不足,喇嘛在場只有修法而已就結束了,初學者根本霧煞煞,不知道現在在幹嘛。」

女子:「所以如果你是橋樑的角色,那就那就扮演好橋樑,何須在意別人怎麼看你?」

我:「我總是在擔心僭越的問題。但現在仔細一想,其實上師從來就沒有說過哪裡不好,反而是鼓勵我去做、去分享。」

女子:「也許有些人就是要透過你這樣的角色,才能進到下一個階段,進而有興趣了解那些比較正式的、比較深的修持法門。畢竟如果本來對藏傳佛教沒有一點了解的人,他怎麼可能會去中心參加活動呢?何況認識喇嘛呢?」

我:「的確是這樣,我的族群比較不是那些傳統的宗教信徒。我的族群比較是年輕人、或者比較開放的人。」

女子:「那就對啦!所以如果你清楚你是誰、你的角色是什麼,那就什麼問題也沒有了。我相信上師一定也知道你的狀況吧。」

我:「嗯,我覺得他一定知道我在做什麼。畢竟他比我有智慧太多了!哈哈」




於是當晚我們結束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對話,
我也不再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了。

對我來講,是上師給我一個機會,
讓我可以對外分享這些珍貴的教法。
這點我是永遠記得的。

對我自己而言,要站上那個分享者的位置,
同樣是一種考驗。

心理層面的自我質疑,已經百千遍。
「我有這個能力嗎?我的身份適合嗎?」
「我會不會對別人帶來困擾?」

多年前,我曾經很單純地想著只是去分享,
但後來有一度我因為別人對我的看法不同,
選擇停止、選擇在這方面只做自己的修持就好。

但後來我發現,其實是心裡的關一直沒有過。


現在,心裡的關過了,純粹是因為:
整個大環境需要更多能量的轉化,
需要有人來做事。

如果今天我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機會,我願意去做。

(我也是抱持同樣的心情去辦市集的。)

既然在乎的是對整體的利益,
那麼,我就決定去做了。

突然覺得清晰明朗。
也覺得沒有壓力。

冥冥中也受到上師們的護持。
只要能夠對大家帶來利益,都是好的。




在此🙏

將功德迴向給各位

願一起努力 整體意識提升

大家共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