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晴明神社路上吃的拉麵 |
從日本返台後,我們在一個燒肉丼餐廳(其實就是高級一點的便當店)吃飯。我點的燒肉丼其實就是滷五花肉薄片做成的飯,加一顆溫泉蛋。我覺得蛋做得不錯,肉調味也OK。M小姐點了椒麻雞丼,但可惜雞肉不好吃,醬料也不是那麼美味,椒麻雞本身也沒有炸過脆皮的感覺。M小姐很感嘆的說,她覺得這間店的料理不是那麼用心,雞肉品質也不行。
我說,這碗飯才一百多元,又那麼快出餐,已經算是OK了。
M小姐搖搖頭,覺得兩地的食物品質差隔實在太大,但重點還是烹調的人用不用心。
身為曾經的廚師/餐飲業者,我吃得出來這肉是冷凍後再退冰的去骨雞腿肉。當然台灣的普通肉雞實在比不上日本的雞肉,但是如果肉本身品質不那麼好,至少在細節如醬汁、或油炸方式再注意,就會讓食客覺得有誠意。
日本人對細節與品質的要求是有目共睹的,但在製造食品與烹調食物的方面,我特別能感受到謹慎與誠意。就算去路邊隨便一間居酒屋或攤子、小食舖,也很難吃到「難以下嚥」的食物。因為在食材品質上就已經勝過許多國家一截,再加上日本人就算是多麼便宜的拉麵或飯(五百日圓那種平價食物),雇用的人員或廚師也總是仔細地製作故,我們在日本十一天的飲食幾乎沒有遇過地雷。
不要提有名的店鋪美食,我們去的多半是街坊鄰居會去的那種當地料理店、熟食舖、超市、小間的餐廳、深夜小酌的舖子。從便宜到平價、中等價位等等,沒有一次吃過難吃的食物。路邊賣的一隻才120日圓的烤醬油團子(夾海苔),是我們深深回味的點心。
拉麵的料,可以很簡單到只有叉燒肉、麵,半顆蛋(沒有筍乾)。但一喝湯頭就是長時間熬煮的濃醇,麵體看似無奇,卻細有嚼勁。天丼附湯的午間定食,碗裡只有堆疊的天婦羅跟飯,少許醬汁。卻給你滿滿一碗的現磨白蘿蔔泥,跟隨便你加的一壺沾天婦羅的甜醬汁。看起來好像很油膩單調,但是天婦羅卻每種都口感不同,高溫油炸後仍保有水份。外皮也是保持酥脆。食材新鮮。
半熟蛋 |
食材就是那樣簡單的幾樣,卻把它們都做到最好。
這就是我欣賞日本人的地方。
那是一個連車站裡面吃了就走的拉麵屋,也可以做到給你該有都有的一碗炸天婦羅冷烏龍麵,麵起鍋直接沖冷水降溫保持Q度,滑入碗中撒上青綠蔥花敲一勺白蘿蔔泥,邊問你要不要薑泥或哇沙米抹在碗邊,然後自己加七味粉跟免費的炸天婦羅碎麩(同樣只要五六百日圓)⋯⋯那是這樣的一個國家啊!
連超市壽司盒 都會附一朵可愛的季節感小假花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