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3日

內在小孩的聲音(三)正視自己的需求

有一天,一個個案跟我預約隨喜療程。不知道為什麼,我看完他的信之後,就一直沒有回覆他(就是不想回覆,覺得不急),我做事一向依照自己的步調前進,這之中他又寫了好幾封信來,並告知我如果覺得不適合做療程也沒有關係。

我沒有覺得不適合,但我覺得我跟這個人之間的能量是靜止的,沒有前進或流動感。

後來有一天我在整理信箱(通常要等到我在家可以使用電腦,而非手機的時候),覺得應該來幫這個人排個時間了,就寫信告知他日期與時段,時間落在兩天後的早上。

當時心裡浮現了一個小小的聲音:「我不想接」

當時我還不知道那是來自內在小孩的示警,就忽略了它。

然後我發現能量怪怪的。我仔細看他之前寫給我的信,發現他信中寫到「免費的精靈個案」。而且我也一直沒有告訴他法屋的地址。我心想,也許是這個部分他誤會了,我就寫系告訴他是隨喜費用,而非免費喔!他說他知道,他只是打錯了。確認了這個環節之後我覺得能量有再繼續往前走,我覺得可以給予地址資訊了,就給出了地址資訊。

到了療程前一天晚上,我的心還是很不想接這個個案,也就是「沒有意願」的一種感覺。當下我立刻用譴責的態度回應這個感覺說:「這是可以利益眾生的事情,為什麼不接呢?明天早上明明還有時間啊!」

因為家裡有小幫手幫忙打掃,我就可以專心做個案。當天早上的時間相當寬裕,做完之後下午還有其他的個案進行(下午的預約就相對地,一點也不波折)。

我跟小幫手正在吃早餐。我覺得這個個案應該會遲到,因為我看時鐘的時候,能量並沒有真的落在十點的那個位置。在事前不久我做過清理,把自己準備好,覺得自己真正能夠接這個個案了。

很快地,個案打了第一通電話來,說他會遲到一點點。我告訴他慢慢來,我們也還在吃早餐而已。因為法屋在郊區的關係,很多人第一次來會需要找一下。

過了十幾分鐘,我感覺到能量開始進入「抉擇」的階段。

事前我知道這個人在能量上並不是真的十分有意願來見我,我覺得他有點猶豫;但他在行為上,則是全然的非常積極明快的。所以我並沒有點破他或是怎麼樣,而是等事情發生並展開。到第二通電話打來以前,我已經知道他的狀態是如何。他其實並不想來

有些治療師會說這種情況叫做「還沒準備好」,有些人的確是如此,但大部分的情況是「自己的內在還沒有想要面對,頭腦就推自己去面對了」,或者是「內在完全也沒有意願要處理」,這叫做「並不想來」

第二通電話打來,他跟我道歉說,怕會耽誤到我的時間等等,此時已經是十點二十分,他說他還在一個離法屋有點遙遠的地方,怕會趕不上等等,讓我等太久之類。我知道這句話背後隱藏的意思是什麼。

我還在吃早餐,我輕快地問他在哪裡,他說他在太原車站附近(距法屋約20分鐘左右的車程),太原其實並不是太遠的地方,至少跟市區相比,太原離法屋算近多了。我直接坦白地表明現在的情況,我告知他關於「意願明確」的事(前一篇文章所述),如果他想來,我會等他,而且其實也不算等,因為我是在進行我自己的事:吃早餐;如果他並沒有十分想來,也不要有罪惡感,因為就是對自己與對能量誠實,強求也不會比較好(強摘的果子不甜)。我讓他自己做決定,想好再告訴我。

一陣沉默後,他終於面對自己內在的部份。他承認他並不想來,他要取消這個預約。我也很輕快的回應他說好。

我們掛上了電話。
現在我可以與助手專心用餐。

而且一個療程也在早餐的過程中結束了。
即使個案連來都沒有來(大笑),他仍然得到了一些收穫。

能量轉化過去了。就是這樣。

前陣子要開某課,一個學生想要報名(但還沒確定自己是否要上),但也是打電話來大哭,顯然對自己的狀態沒有辦法,但我可沒有想要接下那個被拋出來的東西(我連課都還沒開耶!就要這樣嗎?),我的結論是,不論是有沒有預約成功或是真的來上課,能量就是在運作了。雙方都會得到些什麼。

有時我會覺得有點辛苦,因為流轉的速度很快,一個接一個。但這次個案取消的經驗帶給我的禮物是,「對自己真誠」有多麼重要。還有「不要再壓抑內在小孩的聲音,要聽從直覺。」

如果我都無法真誠的面對自己,我又如何能希望對方能真實面對他自己?在這個部份,我們共振了。他其實也反映了我內在的某個區塊。

然後,我雖然聽到了內在小孩的聲音,卻用譴責的方式去回應。
這在零極限的說法,叫做虐待內在小孩。

在那個「我不想接」的聲音跑出來的時候其實我有想過,難道要回信直接跟個案說「我不想接」嗎?這樣未免太失禮了吧!

但那是真實的答案,因為情況就是這個樣子。

如果沒有與內在小孩一起合作(亦即不是真正發自內心的去做一件事),那也只是締造新的業力而已。

我們可能都「很擅於答應」別人什麼事,卻「很難拒絕」別人的請求。同時也很擅長「譴責自己」(自責)。譴責自己沒有做到什麼,譴責自己應該要怎麼做才對...內在小孩就是因為這樣而漸漸無法呼吸的吧!

在做一件事之前,可能也沒有真正想過,沒有詢問內在的聲音就去做了。而導致了許多的失誤產生。因為從一剛開始,就不是在一個順暢的流動裡啊!

很擅於答應別人的請求,但是沒有衡量過自己是否能夠做到,「是不是想做」等等。如果沒有做到或完成,就進入自責的狀態裡,情況就更內化與惡化下去了,進入新的循環中。

我覺得在做不做得到之前,最重要的是「想不想做」。
如果不想,就不要勉強自己。因為那跟虐待自己沒有兩樣。

但我們的社會與家庭教育已經把人們教育成這種扭曲的樣子了,即使不想,也不能夠大聲說「不」,因為那樣是沒有禮貌的行為等等。壓抑自己的需求去配合別人,即使不想,也要說好,或是委婉地表明,或者是用「尿遁逃逸」(逃避)或「轉移話題」等等的伎倆。為什麼沒有一個選項叫做輕快的表達「我不要」呢?好像說這話是一種幼稚的行為一樣,但其實,如果一個人沒有辦法真誠的面對自己,沒有辦法跟自己的內在小孩和諧一致的話,所有事情都會失衡啊!

非常習慣不去聽內在小孩的聲音,即使聽見了也是壓抑它,忽視它,或是用譴責和否定的態度去回應它,那內在小孩當然會受傷啊!而且不幸的是,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父母也是這樣對待小孩的。否定與壓抑小孩的需求,忽視或漠視小孩提出的疑問或需求等等,最後小孩遍體鱗傷,直到拒絕再與父母對話,拒絕溝通,離家出走。

我們從父母身上學習到一種模式,再用這種模式來對待自己。
結果是沒完沒了,沒完沒了的受苦著。

你準備好從「這裡」解脫出來了嗎?
從這裡,當下,此時此刻,你所在的地區,在你正坐著的那張椅子上,解脫出來。停止這個循環,停止受傷模式。

就從這裡開始,從你的心開始。

從你願意接納自己內在的聲音開始,正視它,不要逃避它。

去看它,去聽它想要告訴你什麼。

去愛,去願意去愛,愛內在的那個自己,小小的自己。

他/她可能一直在等你,等到你都忘記有他的存在了,他/他還是在等你。






正視自己的需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