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位客人跟我訂了噴霧跟蠟燭等等,當我準備寄東西給她時,突然那罐原訂要給她的空間淨化噴霧的能量改變了,更精準地說,是我在摸到瓶子的瞬間,產生了「這瓶要重調」的念頭與感覺。因為過去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我知道能量會有變化,所以我就將瓶子留下來,沒有隨著蠟燭寄出。
在這之後我重新感覺了一下,確定是客人的能量改變了。我加入了更多的雪松和一些淨化類的精油,調整了濃度,才覺得「完成了」。於是過了幾天,我寄出這「第二個」包裹,然後接著去超商的ATM匯款給她。(因為這位客人在一剛開始多匯了一點錢給我,本來我要隨包裹附上餘款寄回,但我忘記了,所以打算用帳戶匯款的方式補回去。)
總金額是170元。對著ATM的機器螢幕,我在按完「170」的數字,打算按下「確認」鍵送出。但是,內在小孩卻給我一種委屈的感覺,填滿胸口。那種情緒提醒了當下的我,「發生了什麽事?」我立刻詢問內在小孩。
本來,這第二個包裹(裝噴霧的)的運費65元,我是打算為對方付掉的。也就是對方只要付一次包裹的錢就好。但我的內在小孩卻覺得這樣不平衡,感到委屈。本來,這個案子這樣就算是結束了。但我卻怎麼樣都無法按下「確認」鍵,就算按下確認鍵送出只需花費一秒的時間,但我覺得如果按下那個確認鍵、選擇完全忽視我內在的聲音,內在小孩將不會原諒我。
於是我按下「更正」鍵,將數字改成「115」元。
這個時候,我的胸口感覺到一股舒服平和的感受。內在小孩不生氣了。
我問:「可是,這樣有可能對方會覺得不高興。」
內在小孩說:「你跟她說啊!她會知道的。」
我說:「但是⋯⋯(依照常理邏輯開始上演一些可能因此得罪別人的腦內劇場)」
最後我妥協了,我跟內在小孩說「好吧!那就這樣吧。」
於是我按下「115」元,然後送出。
匯款完畢,走出超商。我傳FB訊息給這位客人,告訴她我已經匯款(退費的錢)了,金額是115元。為什麼是115元呢?因為扣除了第二次包裹的錢。她剛好在線上,立刻就回問我「為什麼是這個金額?包裹的運費不是已經給過了嗎?」我於是接著解釋,關於這瓶噴霧的故事。以及我覺得怎麼樣能量比較平衡、我的感受又是什麼等等。
我選擇誠實地告訴對方我的感受,冒著對方可能無法理解的風險。
按照常理,有些人可能會因此感到不快。「才65元而已!為什麼不能包含在總金額裡面呢?」或者「我已經付過一次運費了,為什麼要付兩次?」或者「我無法感受到你說的能量是怎麼回事,不是我買什麼東西、你就給我什麼東西就好了嗎?不是很簡單的事嗎?」總之我的腦內早在按下那115元以前,就閃過了以上的諸般劇情。
這一切其實都考驗著,關係裡雙方對彼此的信任。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而一次微小的失誤或是誤會,都有可能瓦解雙方對彼此的觀感。這是一個很小的事件,才65元而已,我並不是沒有錢,為什麼我不給她呢?一切不就太平了嗎?
但是,我過去遇到這種事情的能量曖昧不明/處於灰色地帶時,往往就是抱持著「息事寧人」的角度,會選擇犧牲自己的一小部份權利,換取「希望對方能開心,希望事情趕快解決或圓滿」,然後主動犧牲或給出自己的一部分,想換得對方的同意認同或諒解。我遇過無數次這樣的情況,在那當下,我往往是選擇「忽略自己的真實感受」,選擇隱瞞和欺騙自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作沒看見、鄉愿地跟自己說:「如果能夠用這樣的方式,保持自己的形象或是持續保持對方對我的好感、雙方的事情/爭執/糾紛可以和平解決,那何樂而不為呢?」
因為這位客人事先已經預付了包裹的運費(一次),而噴霧本來可以隨第一次的包裹寄出的,所以要那樣想好像也是很輕鬆容易和合理的事。但如果我真的這樣做(抱著「反正我已經調過噴霧了,現在就算能量改變對方也不會知道吧!沒差啦!」的想法),那就是在昧著我的良心,選擇「不對當下的能量流真實」。
為了東西的「品質」,和「要能符合客人的能量需求」,我是絕對不會這麼做的。如果抱持著這種態度寄出包裹,我也絕對不會原諒自己。所以,我才會選擇將噴霧罐扣下,選擇再晚幾天出貨。雖然我這樣做的背後原因,不見得每個人都能理解,但當下我想:「我身為一個能量工作者,就是要對當下的能量流真誠,如果我選擇昧著良心不去回應這個訊息,那我做這個工作幹嘛呢?客人不也是因為這樣才來找我的嗎?」
而基於客人當時所需能量的改變,導致必須額外加入更多的精油,這一點所增加的成本,請客人吸收,似乎也是很合理的。我並不希望因為想省一次的運費,讓客人拿到沒有那麼符合她現在所需的東西。
於是,我誠實地在FB訊息中,向客人告知我的整個心路歷程。而非常幸運地,這位客人也能夠理解我的感受,她告知我她反而覺得很溫暖,覺得有被重視到的感覺。
於是這件關於溝通的小事,就這樣解決了。
情人聽完整件事,她說「誠實總是讓一切沒問題。」
這真是一個完美的結論。
但是這種「到底要不要自己先主動退一步以成全對方、也讓自己保持在安全位置呢」的狀況,實在已經發生過很多次。
一旦事情陷入曖昧不清/灰色地帶的能量狀態,過去的我其實感到非常棘手、難以處理。有時候我就會因此陷入「拖延」,不去回應對方。或者選擇用「自我犧牲」,或者對方一旦生氣了,我就陷入了「自責」的心態,覺得「是我錯了,當初不應該這樣的」,以這樣的態度去「賠罪」與回應。做出更多的讓步等等⋯⋯希望對方可以息怒。但這種心態,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先犧牲自己」看起來像是一種安全的做法,但其實是把自己逼進一個死胡同裡,長遠來說只會造成不良的影響。現在我選擇跟「內在小孩」在一起,任何事情都對自己保持誠實、坦承,即便可能對外可能不一定會讓對方感覺開心,但我只能對自己真誠。因為如果自己都不快樂了,又怎麼能帶給對方快樂呢?我一定只能先保持對自身時時刻刻的關注,然後盡量選擇一個「我快樂,也希望你快樂」的方法,但如果對方不快樂,那真的我也沒辦法。
所以,當內在小孩告訴我「不想陪情人去UNIQUO買衣服」時,也只能冒著「對方可能會難過」的風險,誠實地跟對方說「我不想陪你去UNIQUO,但我可以在一樓的美體小舖邊逛邊等你」。
於是後來,我就在美體小舖買到情人剛好需要的「護手霜」了。
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呢?
當情人自己買完衣服,從樓上走下來找我時,得到是一個驚喜。
她說:「怎麼那麼好?」
但對我來說,這需要的是「對自己真誠,也對對方真誠」的勇氣。
不怕對方生氣,也要對自己真實、對當下的能量流真實的勇氣。
這真的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對我而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